混合性結締組織病如何檢查診斷?
混合性結締組織病如何檢查診斷?混合性結締組織病是一組具有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及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癥等結締組織病的臨床表現,血中常有高滴度的抗抗體的臨床綜合征。本病發病率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與多發性肌炎之間。發病年齡從4~80歲,大多數病人在30-40歲左右出現癥狀,平均年齡為37歲。女性多見,約占80%。兒童則以學齡期發病多見,女孩多于男孩,有家族發病傾向。
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的檢查診斷
一、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呈中、輕度貧血,全血細胞減少。中度貧血、白細胞減少,紅細胞沉降率增快,重癥者可有Coombs試驗陽性的溶血性貧血。很少發生血小板減少癥。約半數證明有類風濕因子,亦可有高γ球蛋白血癥。
(2)免疫學檢查
可見高滴度抗核糖核蛋白抗體,抗核抗體呈高滴度斑點型,γ免疫球蛋白顯著增加,血沉加快,免疫復合物陽性,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陰性,少數病人LE細胞陽性.Coombs試驗陽性,類風濕因子約半數陽性,抗SSA和SS-B抗體可陽性,VDRL假陽性。免疫印跡法示68kDa多肽抗體陽性率達78%。具有一定特征性。血循環中T淋巴細胞數減少,抑制性T淋巴細胞功能降低。幾乎100%患者抗RNP抗體陽性,滴度高(>1;4000);ANA表現為高滴度斑點型;抗Sm抗體陰性;循環免疫復合物增高,補體正常或增高。
(3)肌酶活性檢查
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脫氫酶、谷草轉氨酶等活性可增高。
(4)其他。如病變累及相應臟器,可進行X線胸片,股骨頭攝片,食管鋇餐,心電圖,腎穿刺活檢術等檢查。
二、診斷
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根據雷諾現象,手腫脹、手臘腸樣、皮膚硬化、高滴度抗RNP抗體,除外SLE、PSS和DM則可作出診斷。1986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MCTD會議上,Sharp、Kasukama和Alarcon-Segovia報告了各自的MCTD分類診斷標準,1991年Kahn又提出了新的標準,目前這四項標準均得到應用。MCTD四項診斷標準具體如下:
(一).Sharp診斷標準(美國)
1、主要標準①重度肌炎;②肺部累及(CO2彌散功能小于70%、肺動脈高壓、肺活檢示增殖性血管損傷);③雷諾現象或食管蠕動功能降低;④手腫脹或手指硬化;⑤抗ENA大于或等于1:10000(血細胞凝集法),抗RNP(+)及抗Sm(-)。
2、次要標準①脫發;②白細胞減少;③貧血;④胸膜炎;⑤心包炎;⑥關節炎;⑦三叉神經病變;⑧頰部紅斑;⑨血小板減少;⑩輕度肌炎;⑩手腫脹。
(1)確診:4個主要標準,血清學抗RNP(+),滴度大于1:4000(血細胞凝集法),需除外Sm抗體陽性。
(2)可能診斷:臨床上3個主要標準或(及)抗Sm抗體陰性;或2個主要標準及2個次要標準,血清學抗RNP(+),滴度大于1:1000(血細胞凝集法)。
(3)可疑診斷:符合3個主要標準,但抗RNP陰性;或2條主要標準,伴抗RNP滴度大于等于1:100;或1條主要標準和3條次要標準,伴有抗RNP滴度大于等于1:100。
(二).Kasukawa診斷標準(日本)
(1)常見癥狀:①雷諾現象;②手指或手腫脹。
(2)抗RNP抗體陽性。
(3)混合癥狀。
1)系統性紅斑狼瘡樣表現:①多關節炎;②淋巴結病變;③面部紅斑;④心包炎或胸膜炎;⑤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
2)系統性硬化癥樣表現:①指端硬化;②肺纖維化,限制性通氣障礙或彌散功能減低;③食管蠕動減少或食管擴張。
3)多發性肌炎樣表現:①肌無力;②血清肌酶水平升高(CPK);③EMG示肌源性損害。
(4)確診標準:至少滿足常見癥狀中的一條加抗RNP抗體陽性以及混合癥狀1,2,3中至少2條中各一條或以上。
(三).Alarc6n-Segovia診斷標準(墨西哥)
(1)血清學標準:抗U1-RNP≥1:1600(血凝法)。
(2)臨床標準:①手腫脹;②滑膜炎;③生物學或組織學證實的肌炎;④雷諾現象;⑤肢端硬化。
(3)確診標準:血清學標準及至少3條臨床標準,必須包括滑膜炎或肌炎。
(四).Kahn診斷標準(法國)
(1)血清學標準:存在高滴度抗U1-RNP抗體,相應斑點型ANA滴度≥1:1200。
(2)臨床標準:手指腫脹;滑膜炎;肌炎;雷諾現象。
(3)確診標準:血清學標準陽性,雷諾現象和以下3項中至少2項:滑膜炎,肌炎,手指腫脹。
三、鑒別診斷:
1、系統性硬化癥與之相比,MCTD的多發性關節炎、肌炎、淋巴結病、白細胞減少和高球蛋白血癥發生率較高。兩者間關系雖尚未明確。但SLE中典型蝶形紅斑、狼瘡發光敏感和腎臟病變多,血清學檢查可檢出dsDNA抗體、抗Sm抗體陽性,而McTD中腎臟損害少及程度輕,血清學檢測有高滴度抗核內核糖核蛋白(nRNP)等可予以鑒別。
2、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雙手腫脹、肌炎、食管運動障礙和肺受累較MCTD少見,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受累較多見。MCTD抗dsDNA、抗Sm抗體和SLE細胞通常陰性,血清補體水平不低。皮膚硬化不僅限于手足、面、臂和腿。頸和軀干部亦可累及,ANA熒光核型除斑點型外,尚可見著絲點型,血清抗Sol一70抗體陽性,抗nRNP抗體陽性率低,且為低效價。對皮質激素的效應較差,可予以鑒別。
3、皮肌炎或多發性肌炎。特有抗Jo-1抗體和抗PM-1抗體,雷諾現象、食管運動障礙和肺受累較MCTD少見。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色斑十年未消,能否用排毒養顏膠囊配合
2024-10-24吃瀉立停過敏,吃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會
2024-10-24尋找治療牛皮癬的優質醫院
2024-10-24服用一盒多藥物,擔心其在體內久留致不
2024-10-24腳氣能否用藥物治療,用哪種藥好?
2024-10-24小孩長濕疹,用某產品多久見效,適合嗎
2024-10-24使用氫鯤軟膏后出現脫皮癥狀正常嗎?
2024-10-24維A酸乳膏的效果怎樣
2024-10-24
熱門文章
腋下有異味是怎么回事?有這4大原因
2024-10-28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香港腳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