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以皮膚苔蘚樣變及劇烈瘙癢為特征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它的發生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一般認為本病的發生與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有關,如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過程平衡失調,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失眠、焦慮、抑郁,以及消化不良、飲酒、進食辛辣等均可誘發或加重本病,此外,搔抓、摩擦、日光照射、多汗或其他機械性刺激因素亦常易促發之。所以,神經性皮炎治療方面去除不良精神刺激至關重要?;颊邞窬o張、焦慮情緒,注意生活規律,注意勞逸結合。限制酒類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避免局部刺激,如搔抓、摩擦、燙洗等是控制瘙癢、防止復發的關鍵。配合適當的治療,疾病可得到緩解。
神經性皮炎早期癥狀有哪些
發病初期,僅有患部間歇性瘙癢,夜間尤甚,常致失眠,經搔抓皮膚出現淡褐色圓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光滑或覆有糖皮樣鱗屑,密集成群,隨病情發展,丘疹漸融合成片,形成英武的苔蘚樣變。此時病變皮膚干燥、增厚、皮紋加深,互相交錯,皮嵴突起,呈菱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
1。青壯年多見,老人、兒童少見。
2。慢性經過,時輕時重,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緩解。全部病程可分為3期:
(1)靜止期,表面炎癥輕微或缺如,病變局限,境界清楚。
(2)進行期,炎癥著明,浸潤明顯,皮損擴大,邊緣模糊不清。
(3)退行期,浸潤輕微,皮損變薄,傾向愈合。
3。從分布的角度,可將該病分為兩類,限局性和泛發性。好發部位主要為頸側(圖1)、項部、額部、其次為骶尾、肘窩、胭窩,有可見腰背、兩髖、外陰、肛門、腹股溝、眼瞼、頭皮、四肢等處。常呈對稱分布,有可沿皮膚皺褶或皮神經分布呈線狀排列。
4。初時先感覺局部瘙癢,由于搔抓皮膚迅速呈苔蘚化,典型損害為多數米粒至高粱米大小,淡紅色至黃褐色或與皮色一致的圓形或多角形堅硬有光澤的扁平丘疹,密集成片,表面附少量鱗屑,伴有抓痕、血痂。皮損以中央最為顯著,愈近邊緣愈輕微,境界不清,時久,由于搔抓刺激皮膚浸潤肥厚,嵴溝明顯。發生于小腿者,時久,表面可呈疣瘤狀。持久性搔抓摩擦脛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淀粉物質沉積于真皮,進而分別發展為斑狀和苔蘚性淀粉樣病。長期搔抓可有感染,如毛囊炎、癤腫等。
5。患者自覺陣發性瘙癢,夜間尤甚,可影響睡眠、工作和生活。
根據陣發性瘙癢,皮膚苔蘚化及本病的好發部位,可以診斷。
神經性皮炎有何特點
專家組對98例神經性皮炎患者的腦電圖與62例正常人和55例神經官能癥患者的腦電圖進行對照觀察,結果正常人腦電圖異常率為27.4%(17/62),神經性皮炎組62.2%(61/98),神經官能癥組67.3%(37/55)。但所見腦電圖改變均無特異性,屬功能性改變,且與臨床上伴發的神經、精神癥狀相一致。
說明大腦皮層功能失調在神經性皮炎的發病機理中確實起著重要的作用。有的病人是在長期消化不良或便秘的情況下發病的,因此本病的發生可能與胃腸道功能障礙或自體中有關。
另外,內分泌異常及感染性病灶的致敏都可能成為發病因素。局部受到毛織品或化學物質的刺激以及某些其它原因引起瘙癢面不斷搔抓。都可促使本病的發生。
此外,從神經性皮炎的好發部位,使人推測其發生可能與脊椎病變有內在聯系。
(責任編輯:汪博宇 )
文章關鍵詞:
現在,對神經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過度緊張、興奮、憂郁、疲勞、焦慮、急躁以及生活環境的改變,皆可能是神經性皮……詳細>>
醫學上對一些無器質性損害的病,往往稱之為神經性某病。如神經性厭食、神經性頭痛等。那么神經性皮炎該是沒有皮膚損害的皮炎了。其實不然,它是一……詳細>>
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征的慢性皮膚病。為常見多發性皮膚病,多見于青年和成年人,兒童一般不發病?!?a href="http://www.zpeb.net/pf/a/201401/563355.html" target="_blank">詳細>>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以皮膚苔蘚樣變及劇烈瘙癢為特征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它的發生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一般認為本病的發生與神經……詳細>>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以皮膚苔蘚樣變及劇烈瘙癢為特征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它的發生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一般認為本病的發生與神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