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型腳氣有什么癥狀
腳氣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常在夏季加重,冬季減輕,也有人終年不愈。腳氣有什么癥狀表現呢?
腳氣患者會出現食欲不振、嘔吐、消化不良,排綠色稀便。神經系統癥狀,初期煩躁不安、夜啼等癥狀,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反應淡漠、呆滯、眼瞼下垂、頸肌和四肢非常柔軟,致頭頸后仰、手不能抓、吸吮無力、腱反射減低。嬰兒常累及喉返神經,出現聲音嘶啞、失音;后期出現顱內壓增高,昏迷抽搐,可致死亡。年長兒常以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較突出,如感覺障礙、肌無力甚至肌肉萎縮。
循環系統癥狀可出現急性心功能不全的癥狀,如心動過速或奔馬律,呼吸難伴有紫鉗;X射線檢查顯示心臟擴大;心電圖示T波低平倒置等。水腫及漿液漏出,常有下肢水腫并逐漸向上蔓延,可伴發心包,胸腔、腹腔積液。若孕母缺乏維生素B,則新生兒可患先天性腳氣病,表現為出生時全身水腫、體溫低、吸吮無力、肢體柔軟、反復嘔吐、嗜睡、哭聲無力等癥狀。
腳氣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應和瘙癢,皰干后脫屑,呈小的領圈狀或大片形,不斷脫落,不斷發生,有時僅以脫屑表現為主;浸漬糜爛型常見于第四、第五趾間,角質層浸漬、發白、松軟,剝脫后露出紅色糜爛面或蜂窩狀基底,可有少許滲液,此型易繼發感染,并發急性淋巴管炎、丹毒等。
預防“腳氣”的發生和復發比治療更為重要,具體有以下幾點: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腳、勤換襪、常曬鞋襪,保持干燥。
2、夏秋季節多穿布鞋、涼鞋,少穿膠鞋。
3、不穿別人的鞋襪,不使用他人腳盆、擦腳巾。
腳氣的常見癥狀類型
1、水泡型腳氣的癥狀
皮損多見于趾間、足弓等部位。初為成群或散在針頭大小的水皰,不易破裂,干燥后皰頂表皮脫落,形成環狀鱗屑。
2、糜爛性腳氣的癥狀
又稱浸漬糜爛型腳氣,表現為趾間皮膚浸漬發白,常因劇烈瘙癢抓撓摩擦后而引起表皮擦爛,露出潮紅糜爛面,少量滲液,發出難聞的臭味。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色斑十年未消,能否用排毒養顏膠囊配合
2024-10-24吃瀉立停過敏,吃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會
2024-10-24尋找治療牛皮癬的優質醫院
2024-10-24服用一盒多藥物,擔心其在體內久留致不
2024-10-24腳氣能否用藥物治療,用哪種藥好?
2024-10-24小孩長濕疹,用某產品多久見效,適合嗎
2024-10-24使用氫鯤軟膏后出現脫皮癥狀正常嗎?
2024-10-24維A酸乳膏的效果怎樣
2024-10-24
熱門文章
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香港腳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什么是病毒疣?——全面解析病毒疣的定義、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