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癬與其他疾病的鑒別診斷
貓癬多見于營養不良和體弱多病的貓,現在發現有5種真菌能引起狗貓的皮膚病,有犬小孢霉,石膏樣小孢霉,須毛蘚菌,奧杜安小孢霉和變形小孢霉,其中犬小孢霉最常見,其次是石膏樣小孢霉。另外有些真菌病還有自限性,未經治療,可以自行痊愈。因為貓癬可傳染給人,請注意消毒。貓咪的主人應該口服復合維生素預防。
淺部真菌病與皮膚病鑒別
一、頭癬應該與銀屑病、脂溢性皮炎及斑禿進行鑒別: 銀屑病以成人多見,始自兒童發病較少。除頭部有病變外,往往于軀干、四肢伸側也常受累及。皮損呈斑塊、表面附有厚層銀白色鱗屑。病損處頭發為毛筆狀,但其本身無病理改變,即未見斷發、脫發以及發干、枯彎曲等;脂溢性皮炎以成人居多,好發于頭部眉部、鼻唇溝、胡須部、腋下,軀干中央及陰阜處。皮疹為紅斑、丘疹、表面有油脂狀鱗屑。無斷發現象、奇癢;斑禿、俗稱“鬼剃頭”。發病前多有精神障礙,病變處呈類園形脫發,境界分明,脫發區內既無炎癥反應,亦無鱗屑。主觀無癢感。上述皮膚病毛發真菌檢查皆為陰性。
二、體癬須與玫瑰糠疹及銀屑病進行鑒別:玫瑰糠疹慣發生在軀干和四肢近端,皮疹泛發且對稱分布,主要表現為紅斑,病損長軸與皮紋或肋骨相平衡,表面附糠狀鱗屑。真菌鏡檢陰性;銀屑病多見冬季加重,夏天緩解。余者鑒別內容參照上述。
三、股癬主要應同神經性皮炎和慢性濕疹鑒別:神經性皮疹及慢性濕疹真菌檢查均為陰性外,該兩種病未見損害邊緣略高于鄰近正常皮膚,而且也無夏重冬輕的現象。
四、手足癬要與濕疹及汗皰疹鑒別:濕疹往往累及手足背面和指趾伸側,常對稱分布。急性型皮疹為多形性損害,慢性者往往見有浸潤明顯,可呈苔蘚樣變,色澤暗紅,界限一般清楚;汗皰疹好發于手指側及掌之邊緣,常伴發多汗癥。以上疾病真菌檢查均為陰性。
侵襲性真菌感染不僅病死率高,而且需要花費大量的醫療費用,患者住院時間長、消耗更多的醫療資源,加重了侵襲性真菌感染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會的經濟負擔。
翁心華教授介紹,據國外Menzin等2011年的研究表明,實體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的患者因發生侵襲性真菌感染而引起的額外住院時間平均長達19.3天,死亡率增加了17.7%,同時導致的額外經濟負擔高達55000美元。由于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如HIV感染、肺結核的發病率增加,實體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廣泛應用,環境及氣候等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導致侵襲性真菌感染發病率不斷上升,已經成為威脅患者生命和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經濟負擔的主要疾病之一。
雖然我國尚未對侵襲性真菌感染的疾病負擔情況進行系統研究,但已有數據顯示侵襲性真菌感染給患者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造成的直接與間接負擔不容忽視。
病死率高:侵襲性真菌感染治療藥物有限
侵襲性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為免疫力低下患者,多發生在血液、ICU、移植以及呼吸和感染等治療領域。國內研究表明,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中,侵襲性真菌感染(病)的發病率為7%-14%;ICU領域,侵襲性真菌感染占醫院獲得性感染的比重為8%-15%。
由于侵襲性真菌感染的臨床表現復雜,無特異性,常常被基礎疾病或免疫抑制所掩蓋,難以早期發現,而且其進展快速,預后效果差,病死率極高。
隨著創新的抗真菌治療藥物的不斷問世,侵襲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逐漸下降。
自1958年,兩性霉素B的使用到目前最新一代棘白菌素類藥物的研發,抗真菌的治療正朝著廣譜抗菌、療效確切、毒副作用更低的方向發展。最新一代的棘白菌素類藥物主要作用于真菌細胞壁,而人體細胞沒有細胞壁,因而藥物的毒副作用小,安全性更高。翁教授指出,“抗真菌藥物的發展歷史僅僅50年,為挽救患者生命帶來了巨大的改變。然而抗真菌藥物的品種選擇與抗細菌藥物相比,還是非常有限的。”
經驗性治療:可降低發病率及病死率
血液科患者基礎情況差,免疫力低下是侵襲性真菌感染高危人群常見的科室之一。患者早期診斷困難,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常見臨床癥狀為發熱、呼吸困難、咳嗽、胸痛等。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黃曉軍教授介紹:“經驗性治療與診斷驅動治療,可降低侵襲性真菌病的發病率及病死率,但不同策略可能適用于不同人群,對有些人群,如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患者還要采用真菌預防策略,才有可能降低侵襲性真菌病的發生率。”
侵襲性真菌感染的另一高發科室為呼吸科。侵襲性真菌感染合并真菌感染的前三位呼吸系統疾病為肺腫瘤、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這些患者通常身體基礎情況差,長期使用激素或廣譜抗生素,免疫力低下。
中華醫學會內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內科教研室主任,呼吸病研究所所長劉又寧教授說:“呼吸道真菌感染是繼多藥耐藥細菌感染之后對臨床又一嚴峻考驗。相對于細菌感染治療更困難、療程更長、預后更差。真菌感染的治療分好多等級,除確診后的目標治療外,針對臨床診斷、擬診、預防治療也十分重要,由于確診手段有一定侵襲性,許多病人不能接受,所以針對臨床診斷或擬診的治療更為普遍,而在致病原不完全明確選用治療藥物時,提倡選用抗真菌譜較廣、副作用少的藥物。”
翁心華教授表示:“在ICU中,患者病情危重復雜、基礎狀況差、常合并器官功能衰竭、多種藥物聯合使用等情況,侵襲性真菌感染早期診斷比較困難。而侵襲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很高,據調查顯示,ICU患者抗真菌治療時機的延誤,可導致其病死率增加26%。因此,在ICU及早進行抗真菌治療,對于保證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同時可降低患者經濟負擔。”
“侵襲性真菌病對于健康的威脅不僅僅局限在單一學科,在臨床工作中注重疾病的早干預、早診斷、早治療。這些是血液、呼吸、ICU領域醫師提高侵襲性真菌病患者生存率、降低社會總體經濟負擔的關鍵。”翁教授最后向媒體呼吁。
第一屆侵襲性真菌感染(病)多學科專家交流峰會是在2013年1月12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主辦在三亞舉行,來自血液、呼吸、ICU、感染、老年、藥理等學科近50位專家與近200位不同學科的醫師,就侵襲性真菌感染(IFI)的概念、發病率、治療方案及棘白菌素的治療優勢展開了深入探討,建立多學科、高層次、國際化的學術討論與交流平臺,使更多臨床醫生了解國內外抗真菌藥物治療進展,提升臨床上抗真菌藥物的優化使用。
注意事項
1,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2,保持心情愉快,學會自我調節,快樂生活。
3,戒掉不良習慣,如抽煙,喝酒,熬夜等。
4,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養成每天排大便的習慣。
貓癬護理百科——
人得了貓癬什么樣?
貓咪得了貓癬是會傳染給人的。人感染了貓癬,同樣會巨癢!皮膚開始會像蚊子叮咬一樣的紅包或是小紅點。隨著不斷的抓撓,會慢慢變大,變成圓形或橢圓形的,過程中一直是巨癢,接下來會長出小白皮兒。
人得了貓癬怎么辦?
建議去正規醫院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使用藥膏涂抹,如:派瑞松等。千萬不要抓撓,不然會很嚴重!可口服維生素B來預防改善貓癬。還要多曬太陽。茶樹精油具有極強的消炎殺菌功效,對于衣物消毒或是皮膚止癢都有很好的功效,以下兩種小方法,供大家參考。
貓癬的治療之精油消毒
人得了貓癬以后,建議每天穿過一次的衣物,包括床單及時清洗!清洗時可以加入適量消毒液。在清洗衣物后,也可以再加10滴左右的茶樹精油,浸泡5-10分鐘。在清水中加入5、8滴茶樹精油,稍微攪動后將毛巾浸濕用來擦拭日常使用的物品,進行消毒。
貓癬的治療之精油沐浴
人得了貓癬可以每周1、2次精油泡澡,在浴缸中滴入5、8滴純茶樹精油,用手稍微攪動,使精油擴散,泡浴10-15分鐘即可。也可在植物成分的沐浴露中加入3、5滴茶樹精油,混合均勻后涂抹于身體,停留3分鐘以后正常清洗即可。
貓咪了貓癬需要較長時間治愈且有可能復發,如認得了貓癬也同樣不容易治愈,也會復發,請大家一定不要著急,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另外,最重要的的是,請不要將得了貓癬的貓咪拋棄,這樣是極其不道德的行為。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色斑十年未消,能否用排毒養顏膠囊配合
2024-10-24吃瀉立停過敏,吃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會
2024-10-24尋找治療牛皮癬的優質醫院
2024-10-24服用一盒多藥物,擔心其在體內久留致不
2024-10-24腳氣能否用藥物治療,用哪種藥好?
2024-10-24小孩長濕疹,用某產品多久見效,適合嗎
2024-10-24使用氫鯤軟膏后出現脫皮癥狀正常嗎?
2024-10-24維A酸乳膏的效果怎樣
2024-10-24
熱門文章
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香港腳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什么是病毒疣?——全面解析病毒疣的定義、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