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狀痣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表皮痣(epidermal nevus)又稱疣狀表皮痣(verrucous epidermal nevi),還稱又名單側痣、線狀表皮痣等,是一種表皮呈疣狀增生的先天性限局性表皮發育異常,常見于出生時或兒童期,發病率約為新生兒的1/1000,皮損可自行消退,極罕見。本表皮痣于1863年由VonBaerensprung首先描述,稱之為單側痣,又名線狀表皮痣、疣狀痣、疣狀線狀痣等,同病異名達數十種之多。因本病發病年齡很早,同時臨床表現特殊,多為單側性疣狀隆起損害,故診斷不難。但需要與線狀苔蘚、線狀扁平苔蘚及線狀銀屑病等區別。本病持續存在,而線狀苔蘚可自行消退。同時病理上有疣狀及乳頭瘤樣增生,故可與線狀苔蘚區別。線狀排列的扁平苔蘚與銀屑病在病理上有一定的特征,結合臨床可以與本病區別。那么,疣狀痣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檢查項目:
1、細胞組織化學染色
免疫細胞組織化學染色是利用已知的抗體與細胞抗原特異性相結合的特性,通過化學反應使標記在抗體上的顯示劑顯示一定的顏色,并借助顯微鏡、熒光顯微鏡或電鏡進行觀察,以達到對組織、細胞結構中化學成分進行定量、定位分析的目的。
2、免疫病理檢查
免疫病理檢查是利用免疫學的原理進行的一種檢查,如皮膚斑貼試驗、癬菌素試驗、過敏原篩選等。
3、皮損
皮損是皮膚因為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體內的病變而造成的皮膚損傷。大多數皮膚病的皮膚損害的形狀及排列都具有一定規律,清楚地認識皮損的形狀與排列有助于皮膚病的診斷和觀測皮膚病的進展及預后。
4、皮膚涂片顯微鏡檢查
皮膚涂片顯微鏡檢查是檢查血、尿、腦脊液、胸膜液、心包液及腹膜液中,是否有細菌的存在的一種檢查方法。可診斷鏈球菌、葡萄球菌、炭疽桿菌、麻風桿菌、結核桿菌、各種真菌感染、阿米巴、黑熱病、絲蟲病、疥瘡、螨蟲等所致之皮膚病。
組織象類似于良性乳頭瘤,表現為角化過度,棘層肥厚,乳頭瘤樣增生和表皮突延長,基層內色素常增加,局限型的特征為致密的角化過度,棘層上,中部空泡形成和細胞內,外大的透明角質顆粒,炎癥型則常示表皮灶性角化不全,偶或棘層輕度海綿狀態,真皮上部慢性炎癥細胞浸潤,就泛發型而言,大多數單側和部分雙側泛發的病變與局限型相同,大部分雙側和少數單側泛發的患者常示特殊的棘突松解性表皮角化過度,往往波及整個表皮。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色斑十年未消,能否用排毒養顏膠囊配合
2024-10-24吃瀉立停過敏,吃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會
2024-10-24尋找治療牛皮癬的優質醫院
2024-10-24服用一盒多藥物,擔心其在體內久留致不
2024-10-24腳氣能否用藥物治療,用哪種藥好?
2024-10-24小孩長濕疹,用某產品多久見效,適合嗎
2024-10-24使用氫鯤軟膏后出現脫皮癥狀正常嗎?
2024-10-24維A酸乳膏的效果怎樣
2024-10-24
熱門文章
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香港腳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什么是病毒疣?——全面解析病毒疣的定義、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