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病與腳濕氣怎么區分
腳氣病是營養缺乏性疾病。即維生素B1缺乏病。常因攝入量不足,機體需要量增加,如某些生理情況下的妊娠期、哺乳期及兒童生長發育期等;或者由于腸 道吸收不良及排泄增多導致其缺乏。
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循環系統表現為心悸、氣促、心動過速、下肢浮腫,甚至出現心包、胸腔積液。如不及時治部常發生右心衰或左右心衰。
②神經癥狀以多發性神經炎為常見:呈雙側對稱,由遠端上行發展,下肢重于上肢,早期出現感覺障礙--肌肉酸痛,肌張力下降致行走困難--肌肉萎縮,并出現垂足、垂腕。
③腦型肺氣痛可見嘔吐、眼球震顫,單側或雙側眼外展肌麻痹,共濟失調,甚至發生精神錯亂,昏迷和死亡。
在治療上主要針對病因治療:
①增加維生素B1的攝入量,如稻米不宜精碾、食物應多樣化,注意烹飪方法;在哺乳期或腹瀉及某些消耗性疾病時宜補充維生素B1。
②藥物:盡早肌注維生素B1每天100mg,連續10天,同時口服維生素B1片20mg,每天3次,加用酵母片和其它B族維生素。 而腳濕氣俗稱香港腳,是由真菌感染的一種皮膚病。常發生于足距部及趾間,也延至足背及踝部。病變常遷延難愈,易于公共場合傳染。
臨床上分為以下幾型:
①鱗屑水皰型,在趾間,足跖及其側緣反復出現針頭大小丘皰診、皰診,有程度不一的炎性反應和瘙癢,皰干后脫屑;
②浸漬靡爛型,皮膚可見浸漬、發白、松軟,有滲液。極易繼發感染,并發淋巴管、淋巴結炎及丹毒等。
③角化過度型,常見于足跟,足跖及其側緣,見角質層增厚、粗糙、干燥、脘屑。可有輕度瘙癢。在冬季易發生皸裂。
治療:有繼發細菌感染宜給予控制,然后再使用抗真菌藥。
①、②型可用復方雷鎖辛洗劑。1/2懷惠氏液有時可用低濃度的冰醋酸溶液浸泡。另外尚可用抗真菌霜劑和軟膏。如復方達克寧霜等。重癥者可口服療霉舒0.25g,每日一次,共2周,或伊曲康唑0.2,每日2次,每療程7天,共3個療程。
鑒于本病極易復發,用藥須堅持4周或更久以求徹底。另外在民間有種觀念認為“足癬治好了會生大病”是無任何科學根據的。足癬不管輕重都要積極防治,否則可能生大病。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孩頭發很黃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小兒蕁麻疹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2024-10-21萬盛區哪家醫院治療脫發效果佳?
2024-10-21青霉素過敏應如何處理?
2024-10-21周歲孩子頭發發紅是什么原因?
2024-10-218 個月嬰兒有濕疹能否打防疫針?
2024-10-21孩子疑似患濕疹該如何判斷和處理
2024-10-21如何有效預防產后脫發?
2024-10-21
熱門文章
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香港腳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什么是病毒疣?——全面解析病毒疣的定義、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