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的分類標準
一、根據組織形態學及臨床的區別,疤痕常可分為四型:
1、增生性疤痕:多發生于深度燒傷的創面愈合后,ⅲ度燒傷創面植皮后在皮片四周縫合處的網狀增生疤痕,任何切口縫合處的疤痕。
特點:早期局部腫脹變硬充血,其組織結構為表面是一層萎縮的上皮細胞所蓋,中層為血管擴張,并有炎性細胞浸潤,底層為較少的膠原纖維和大量的結締組織增生。這種疤痕高出皮膚表面,早期局部增厚變硬,毛細血管充血呈紅色或暗紅色。該疤痕基底部一般不與深組織粘連,可以推動,且收縮性較小,多數不會產生嚴重功能障礙,但在面部及暴露部位多影響美容,因此也常有治療的必要。
2、凹陷性疤痕:當疤痕組織在體表造成凹陷畸形時,稱之為凹陷疤痕。簡單的凹陷性疤痕僅是線狀疤痕及其區域的低陷,廣泛的凹陷性疤痕則可合并有皮下組織、肌肉或骨骼組織缺損,要糾正這種畸形不但要處理皮膚上的疤痕,而且還要按照凹陷程度的輕重采用不同的方法來修復缺損,以恢復正常外形。
3、平復性疤痕:這是指在皮膚淺表層的一種疤痕,多由于皮膚輕度擦傷或淺表燒傷﹝真皮淺層﹞,其表面粗糙或有色素變化,一般無功能障礙,但這類疤痕很影響視覺美觀,因此應針對不美觀的白斑進行表皮色素細胞移植 、色沉皮膚采用光子等儀器治療來恢復正常肌膚顏色以達到視覺美觀 。
4、疤痕疙瘩:疤痕疙瘩實質上是皮膚上的一種纖維瘤。它與增殖性疤痕不同,應加以區別。這種疤痕的特點是:色紅、堅硬、突出皮膚表面,并不斷向四周增長擴張,有時呈拳狀或蟹足狀增生,有時相連成帶狀。局部充血,奇癢和疼痛,抓之易破。晚期色澤轉淡質變軟,癢痛減輕,擴張停止。疤痕疙瘩好發于上頸部、耳朵、胸部、肩部及上臀部等。婦女胸骨部是其好發部位,這與兩乳房重量牽拉及呼吸運動有關。目前疤痕疙瘩的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個別人體內存在著特異素質有關,即所謂的疤痕體質者。另外慢性感染及化學物質刺激也是一種致病因素。此外也與家族遺傳有關。
二、按病理分類:可將瘢痕分為凹限性疤痕、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一般性瘢痕(扁平瘢痕)及萎縮性瘢痕。
三、按功能分類:可分為
(一)有功能障礙: 1 、瘢痕攣縮引起功能障礙:攣縮性瘢痕、蹼狀瘢痕。2、瘢痕厚、硬、廣泛、深引起功能障礙:增生性瘢痕、大面積深部瘢痕。
(二)無功能障礙。
四、按穩定性分類:可分為穩定性瘢痕和不穩定性瘢痕。
五、按癥狀分類:可分為疼痛性瘢痕和無癥狀性瘢痕。瘢痕組織在其生長發展過程中均有一定的疼癢癥狀,但瘢痕組織已成熟,癥狀會自然減緩不顯,或消失。而疼痛性瘢痕是指即使在瘢痕成熟后或生長靜止期瘢痕局部仍存在有明顯的疼痛癥狀。
六、按性質分類:瘢痕組織為創傷愈合過程一必然產物,雖非腫瘤,但其生長方式和轉歸又具備腫瘤組織的特性,如增生性瘢痕其增生為良性增生,細胞增殖到一定程度,必然停止,不具浸潤性。
瘢痕疙瘩的增生具有向周圍浸潤擴展的特性,細胞增殖與膠原增殖過程不易停止,其特征類似惡性腫瘤的生長方式。瘢痕組織發生惡性變則形成瘢痕癌。故從性質上又可將瘢痕分為:良性瘢痕;惡性瘢痕、中間性瘢痕。
七、按病因分類:可分為外傷后瘢痕;燒傷后瘢痕;熱壓傷后瘢痕;感染性瘢痕;刀傷后瘢痕等。
八、按部位分類:可分為頭部瘢痕;面部瘢痕;頸部瘢痕;肘部瘢痕;手部瘢痕;腹部瘢痕等。
九、按發生深度分類:按瘢痕組織發生在皮膚及其它軟組織的層次深度分類,可分為表淺瘢痕和 深部瘢痕。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孩頭發很黃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小兒蕁麻疹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2024-10-21萬盛區哪家醫院治療脫發效果佳?
2024-10-21青霉素過敏應如何處理?
2024-10-21周歲孩子頭發發紅是什么原因?
2024-10-218 個月嬰兒有濕疹能否打防疫針?
2024-10-21孩子疑似患濕疹該如何判斷和處理
2024-10-21如何有效預防產后脫發?
2024-10-21
熱門文章
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香港腳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什么是病毒疣?——全面解析病毒疣的定義、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