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
大多數人都認為高溫是引起燒傷的唯一原因,然而,某些化學物質和電流也能引起灼傷。皮膚常常只是身體燒傷的一部分,皮下組織也可能被燒傷,甚至沒有皮膚燒傷時,也可能有內部器官燒傷。例如,飲入很燙的液體或腐蝕性的物質(如酸等)能灼傷食管和胃。在建筑物火災中,吸入煙或熱空氣,可能造成肺部燒傷。
燒傷的組織可能壞死。組織燒傷時,血管內的液體滲出引起組織水腫。大面積燒傷時,血管滲透性異常,丟失大量液體,可能引起休克。休克時,血壓很低,流到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流量減少。
電灼傷是由電流流經身體時產生5000℃以上高溫引起的,有時又稱為電弧燒傷。在電流進入身體的部位,皮膚常常被完全破壞和燒焦。因為接觸帶電體的皮膚電阻很高,大量的電能在那里轉換成熱量使表面燒傷。大多數電灼傷也嚴重損傷皮下組織,燒傷的范圍和深度各不相同。影響范圍可能比灼傷皮膚的面積大得多。嚴重的電休克可使呼吸暫停、心律不齊,引起危險的心率紊亂。
化學燒傷可由各種刺激性和有毒的化學物質引起,包括強酸、強堿、苯酚、甲苯(有機溶劑)、芥子氣、磷等。化學燒傷可引起組織壞死并在燒傷后幾小時慢慢擴展。
影響皮膚損傷程度的因素有以下4個:
1、溫度引起皮膚燒傷的最低溫度為44℃,溫度一時間曲線在45~50℃之間呈線形,而在5l℃以上呈漸進性,在70℃暴露1秒鐘即可引起跨表皮壞死。
2、熱源的性質干熱導致組織干燥和炭化,而濕熱引起非透明凝固;液性浸漬性燒傷比濺潑性者嚴重。強酸可使組織脫水、蛋白沉淀及凝固,一般不起水皰,迅速結痂。強堿除引起組織脫水和脂肪皂化外,還可形成可溶性堿性蛋白穿透深層組織。
3、暴露持續時間。
4、皮膚厚度。
(二)發病機制
熱損傷的發病機制包括多種同時發生的病理生理過程,如細胞蛋白質的變性及凝固和酶的失活,前列腺素、激肽、5-羥色胺、組胺、氧基、脂過氧物等化學介質的釋放導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水腫。大面積燒傷損害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和T細胞引起免疫抑制。血液供應的減少可導致相對缺氧和休克。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孩頭發很黃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小兒蕁麻疹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2024-10-21萬盛區哪家醫院治療脫發效果佳?
2024-10-21青霉素過敏應如何處理?
2024-10-21周歲孩子頭發發紅是什么原因?
2024-10-218 個月嬰兒有濕疹能否打防疫針?
2024-10-21孩子疑似患濕疹該如何判斷和處理
2024-10-21如何有效預防產后脫發?
2024-10-21
熱門文章
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香港腳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什么是病毒疣?——全面解析病毒疣的定義、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