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藥物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病因主要有藥物直接破壞血小板、免疫機制介導、影響骨髓造血、干擾血小板生成相關的酶、個體遺傳易感性等。 1. 藥物直接破壞血小板:某些藥物如奎寧、奎尼丁、磺胺類藥物等,可直接損傷血小板,導致其數量減少。 2. 免疫機制介導:如肝素、金鹽、青霉素等藥物,能引起機體的免疫反應,產生抗體破壞血小板。 3. 影響骨髓造血:部分藥物如氯霉素、抗腫瘤藥物等,會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使血小板生成減少。 4. 干擾血小板生成相關的酶:如噻氯匹定,會影響血小板生成過程中的相關酶,從而影響血小板的生成。 5. 個體遺傳易感性:某些個體由于遺傳因素,對特定藥物更為敏感,容易發生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總之,藥物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發生與多種藥物和個體因素有關。在用藥過程中,應密切監測血常規,一旦發現血小板減少,及時停藥并就醫。
2024-10-09 0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