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維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急診科
-
堿燒傷的病因主要包括堿類物質的直接接觸、堿的特性作用、組織蛋白的結合、脂肪的皂化以及熱量的產生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5-09-21 13:24
1. 直接接觸:常見的堿類物質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等,在工作或生活中不慎接觸到皮膚或黏膜可導致燒傷。
2. 吸收水分:堿能吸收組織中的水分,使細胞脫水壞死。
3. 結合蛋白:堿可與組織蛋白結合,生成堿性變性蛋白化合物,損害正常組織。
4. 皂化脂肪:強堿能皂化脂肪,產生熱量,加重深層組織損傷。
5. 產熱加重:堿與組織反應時會產熱,進一步加劇燒傷的程度。
總之,堿燒傷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防護,避免接觸堿類物質,一旦發生堿燒傷,應立即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并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