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穗琳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真菌性尿路感染是由真菌感染尿路引起的疾病,常見易感因素包括糖尿病、留置尿管、惡性腫瘤、免疫功能障礙、長期使用抗生素等。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消除易感因素和藥物治療。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5-10-11 15:09
1.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導致真菌感染。應積極控制血糖,通過飲食、運動和藥物治療,將血糖維持在正常范圍。
2.留置尿管:尿管長時間留置易滋生真菌。要盡量縮短尿管留置時間,保持尿管清潔。
3.惡性腫瘤:腫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風險。需針對腫瘤進行規范治療,同時增強免疫功能。
4.免疫功能障礙: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通過免疫調節治療改善免疫狀態。
5.長期使用抗生素:會破壞菌群平衡,引發真菌感染。應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時停用。
6.藥物治療:全身用藥可選擇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局部用藥可用兩性霉素 B 膀胱沖洗。但使用藥物需遵循醫囑,注意藥物不良反應。
總之,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消除易感因素,合理選用抗真菌藥物。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