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德廣 副主任醫師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骨科
骨科
-
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主要由于關節軟骨退變、骨質增生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運動治療、手術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等。 1.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能緩解疼痛和炎癥;軟骨保護劑如氨基葡萄糖,有助于延緩病情進展;關節腔內注射藥物如玻璃酸鈉,可增加關節潤滑。 2.物理治療:包括熱敷、冷敷、按摩、針灸等,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癥狀。 3.運動治療: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以及關節活動度和肌肉力量訓練,有助于增強關節穩定性。 4.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可進行關節置換術等手術治療。 5.生活方式調整:控制體重,避免過度勞累和關節損傷,注意關節保暖。 骨關節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病情和患者個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2024-10-08 19: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德廣 副主任醫師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骨科
骨科
-
您好,骨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等,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其主要改變是關節軟骨退行性病及繼發性骨質增生。根據發病因素分為原發性骨關節病和繼發性骨關節病。在我國,以繼發性骨關節病較多見,原發性骨關節炎較少見。凡正常的關節無明顯原因而逐漸發生退行性變,稱為原發性骨關節病;若因某種已知原因導致軟骨毀壞或關節結構改變,日后因關節面磨擦或壓力不平衡等因素而造成退行性變者稱為繼發性骨關節病。骨關節炎常用的治療辦法:1.: 應限制關節負重活動,避免過久站立或長距離步行,可使用手杖以減輕受累關節負荷;體重超標者宜減輕體重;要注意患病關節保暖,避風寒; 嚴重時可短期臥床休息,完全制動。 2.:患者要了解該病的危害性及早期治療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對危險因素的認識,消除和避免致病因素,有利于控制疾病和功能的恢復,同時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急性期關節發熱,腫脹宜先進行局部冷敷,退熱消腫后可應用熱敷。慢性期還可應用紅外線、超短波、針灸、蠟療、按摩等。 4.:合理的鍛練可恢復肌肉收縮力,關節靈活度和防治骨質疏松,不合理的鍛練則會增加關節負荷,引起軟骨的進一步損傷,從而加重臨床癥狀。常常可以見到有些患者盲目地進行走長路、跳迪斯科,甚至 跑步、爬山等不適的鍛練后癥狀加重。 5.:主要指全身及局部鎮痛藥物的應用,但這類藥物副作用較多,尤其是胃腸道副反應,限制了該類藥的長期應用。近年來昔布類藥物如萬絡、西樂葆等也開始應用,這類藥物為特異性COX-2抑制劑,胃腸道激發小。
2024-10-08 19: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是某些因素引起的(高齡、肥胖、性激素、骨密度、勞損、創傷、存在其他疾病以及遺傳因素等)導致骨關節退行性改變,關節的周圍形成骨刺。中醫認為本病與外傷、勞損、瘀血阻絡、感受風寒濕邪、痰濕內阻、肝腎虧虛等有關。止痛常用采用口服非甾體抗炎藥,乙酰氨基酚,糖皮質激素封閉治療等。改變病情藥物有透明質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軟骨素等。物理治療包括熱療、水療、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針灸、牽引等。當選用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情較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時,考慮手術治療。
2024-10-08 2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