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輪狀病毒所致胃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腸道疾病,其發病機制涉及病毒侵襲、腸道功能紊亂等。應對方法包括一般治療、對癥治療、抗病毒治療等。 1.發病機制:輪狀病毒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侵入腸道后在小腸絨毛頂端的柱狀上皮細胞復制,使細胞發生空泡變性和壞死,導致腸道吸收功能障礙,引起腹瀉。 2.一般治療:患兒需要臥床休息,調整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米粥、面條等。 3.對癥治療:若有發熱,體溫超過 38.5℃,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燒藥;腹瀉嚴重時,可口服蒙脫石散止瀉。 4.抗病毒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作用,但需嚴格遵醫囑使用。 5.預防脫水:口服補液鹽Ⅲ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預防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6.微生態調節: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益生菌有助于恢復腸道菌群平衡。 輪狀病毒所致胃腸炎通過合理治療,多數患兒可在數日內恢復。但病情嚴重時,需及時就醫。
2024-10-09 0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