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維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急診科
-
慢性頸部軟組織損傷多由長期不良姿勢、急性損傷未愈、頸部肌肉力量失衡、頸椎退變、寒冷刺激等因素引起。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5-10-26 17:44
1.長期不良姿勢:長時間低頭工作、看手機等,使頸部肌肉持續緊張,易導致損傷。
2.急性損傷未愈:頸部急性扭傷或拉傷后,未得到充分治療和休息,轉為慢性損傷。
3.頸部肌肉力量失衡:部分肌肉過度使用,而另一些肌肉缺乏鍛煉,力量不均衡。
4.頸椎退變:隨著年齡增長,頸椎結構發生變化,穩定性下降,易造成軟組織損傷。
5.寒冷刺激:頸部受寒,血管收縮,肌肉痙攣,增加損傷風險。
總之,慢性頸部軟組織損傷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患者應注意保持正確姿勢,避免頸部過度勞累,注意保暖。如出現癥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常用藥物有布洛芬、雙氯芬酸鈉、氯唑沙宗等。同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頸部肌肉鍛煉,以促進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