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寧 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醫源性氣管及主支氣管損傷通常由氣管內操作不當引起,常見因素包括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氣管內吸引、氣管支架置入以及呼吸機輔助呼吸過程中的壓力過高。這些因素可能單獨或聯合導致氣道黏膜損傷、氣管壁壞死甚至穿孔。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5-10-25 12:18
1.氣管插管:長期或反復的氣管插管,尤其是插管位置不當或氣囊壓力過高,可造成局部壓迫性壞死。
2.氣管切開:手術操作失誤或術后護理不當,可能導致切口感染、出血或氣管狹窄。
3.氣管內吸引:過度頻繁或粗暴的吸痰操作,損傷氣道黏膜,引發炎癥反應。
4.氣管支架置入:支架置入過程中機械性損傷或后期移位,刺激氣管壁,引起損傷。
5.呼吸機輔助呼吸:高壓通氣或潮氣量過大,對氣管及主支氣管造成物理性傷害。
醫源性氣管及主支氣管損傷的發生與多種醫療操作相關,預防措施包括規范操作流程,監測氣管插管氣囊壓力,合理設置呼吸機參數,以及加強患者監護和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