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曹大中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腸道間質瘤的成因主要有環境、遺傳、飲食、感染、免疫等因素。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5-10-13 11:38
1.環境:長期接觸有害物質或處于污染環境中,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2.遺傳: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
3.飲食:常吃霉變、腌制、熏烤食物,或高鹽飲食,易誘發該病。
4.感染: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可能與此病有關。
5.免疫:自身免疫功能異常也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
了解胃腸道間質瘤的成因有助于預防和早期發現疾病,如有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腸道間質瘤? 胃腸道間質瘤(gastmintesinal stromall tumors,GISTs)是一類既不同于典型平滑肌瘤也不同于雪旺瘤的最常見的胃腸道間葉源性腫瘤,它具有非上皮性、缺乏分化或未定向分化等特點,以往多被診斷為平滑肌腫瘤或神經源性腫瘤。目前對GISTs的組織起源仍有爭論,部分學者認為其起源于胃腸道平滑肌或神經,但大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起源于原始的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GISTs多由梭形細胞和上應樣細胞組成,在形態學上很難判斷其良惡性,故不能準確預測其生物學行為。本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無明顯性別差異,約70%發生在胃,20%一30%發生在小腸,極少數發生在胃腸道其他部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