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主動脈縮窄是一種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會影響嬰兒的血液循環。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等。治療方案需根據患兒具體情況制定。 1. 藥物治療:主要用于改善心臟功能和緩解癥狀,常用藥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呋塞米等。但藥物不能根治主動脈縮窄。 2. 介入治療:通過球囊擴張或置入支架來擴張狹窄的主動脈,創傷較小。 3. 手術治療:適用于較嚴重的主動脈縮窄。包括主動脈縮窄切除及端端吻合術、補片成形術等。 4. 定期復查:治療后需定期進行心臟超聲等檢查,監測病情變化。 5. 生活護理:保證患兒充足的休息,合理喂養,預防感染。 總之,5 個月嬰兒主動脈縮窄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選擇最適合患兒的治療方案,以改善其心血管功能和生活質量。
2024-10-08 19:0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主動脈縮窄? 主動脈縮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OA)是指在動脈導管或動脈韌帶區域附近的先天性狹窄。主動脈縮窄段病變的部位絕大多數(95%以上)在主動脈弓遠段與胸降主動脈連接處,亦即主動脈峽部,鄰近動脈導管或動脈韌帶區。主動脈縮窄在各類先天性心臟病中約占5%~8%。根據狹窄和動脈導管或動脈韌帶的關系分為二型:①導管前型;②導管后型。導管前型又稱嬰兒型,動脈導管多開放,常合并心內畸形;導管后型又稱成人型,動脈導管常閉合,很少合并心內畸形。本病在1760年由Morgagni首先描述,其發病率在西方國家較高,占先心病發病率的7%~8%,男多于女(2:1~5: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