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消化性潰瘍患者的飲食至關重要,需注意細嚼慢咽、規律進食、控制餐次、注重營養、避免零食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5-11-12 14:48
1.細嚼慢咽:充分咀嚼能增加唾液分泌,唾液可稀釋和中和胃酸,還可能提升黏膜屏障功能。
2.規律進食:定時定量,維持正常消化活動節律,有助于胃酸分泌規律化,減少對潰瘍面的刺激。
3.控制餐次:急性活動期宜少吃多餐,每天 4~5 次;癥狀控制后恢復一日 3 餐,避免過飽或過饑。
4.注重營養:飲食應營養均衡,包括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但無需特殊食譜。
5.避免零食:餐間避免吃零食,以免打亂消化規律;睡前也不宜進食,防止胃酸分泌增多。
總之,消化性潰瘍患者遵循科學合理的飲食原則,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復。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即胃潰瘍(gastriculcer,Gu)和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 ulcer,DU),亦包括發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腸吻合口周圍及具有異位胃黏膜的Meekel憩室的潰瘍。潰瘍病是人類的常見病、多發病,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更常見,兩者之比約為3:1。10%-15%的潰瘍病無癥狀,以胃潰瘍多見。潰瘍病的發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男、女之比為2:1,而胃潰瘍男女發病率幾乎相等。有1%一2%胃潰瘍可發生癌變,十二指腸潰瘍兒乎小發生癌變。消化性潰瘍的發作有季節性,秋冬和冬春之交遠比夏季常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