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血小板減少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疾病,致病原因多樣,包括免疫因素、遺傳因素、感染因素、藥物因素和其他未知因素。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輸注血小板、脾切除等。 1.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異常導致抗體破壞血小板。可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或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硫唑嘌呤等進行治療。 2.遺傳因素:基因缺陷影響血小板生成或功能。治療較為復雜,可能需要長期的支持治療。 3.感染因素:病毒、細菌等感染損傷骨髓造血功能。需先控制感染,再針對血小板減少進行治療,常用藥物有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 4.藥物因素:某些藥物抑制血小板生成。需停用相關藥物,并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5.其他未知因素:部分患者病因不明。治療以提升血小板數量、預防出血為主。 血小板減少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選擇正規醫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精準治療。
2024-10-09 1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