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毅榮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患者常有食欲減退、消瘦、全身無力、脾氣變壞以及低熱、盜汗等癥。小兒常出現某種激動狀態,易哭、睡眠不良,以至行為變得不太活潑,容易疲勞。一般發病隱漸,最早出現的髖部疼痛比較輕微,活動加重,休息后減輕,往往伴有患側下肢的無力或沉重感。偶有少數患者發病急驟,髖部疼痛比較劇烈。兒童對疼痛的定位能力較差,往往陳訴疼痛在膝關節,較少在髖關節。有時夜間啼哭不絕,甚至不敢平臥睡覺。患側肢體肌肉萎縮是髖關節結核的另一特征。由于肌肉營養不良和失用性萎縮,使髖關節周圍及該側肢體肌肉的張力減低,逐漸轉為肌肉的體積縮小。早期通過測量可以發現,較晚的病例肉眼也能看出整個肢體消瘦,尤其是股四頭肌。這時臀肌的萎縮也較明顯,患側臀部消瘦,臀溝展平和下垂。患肢皮下組織增厚,皮膚皺紋增厚的癥狀,也具有一定的意義。髖關節結核后期,下肢各部位大腿、小腿及踝均發生顯著的肌萎縮和營養障礙。患病早期無畸形出現,僅在兒童往往見到患肢略微增長,這是由于炎癥變化(血液供給增多)刺激了骨生長的結果。
2015-11-01 14:53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