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永標 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
-
被老鼠咬傷后多年,如果沒有出現感染癥狀,通常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持續影響,包括情緒變化。情緒波動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與被咬事件之間的直接關聯性不大。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6-01-04 22:43
1.情緒因素:情緒變化可能源于日常壓力、生活事件或心理狀況,而非過去的傷害。
2.咬傷處理:及時的傷口處理和疫苗接種可預防感染,如未處理,應關注是否有感染跡象。
3.健康評估:如果情緒問題持續存在,建議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或醫生的幫助,評估是否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4.身體反應:長期的情緒問題有時可能會表現為身體癥狀,但與多年前的咬傷無直接聯系。
5.安全意識:盡管過去咬傷可能無關,但應提高對動物咬傷的認識,以防止未來發生類似事件。
被老鼠咬傷多年后的情緒變化通常與咬傷本身無關。重要的是關注當前的心理健康和應對壓力的方式,如有必要,及時尋求專業幫助。同時,加強安全意識,避免再次遭受動物咬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