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穗平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胃類癌瘤是一種相對少見的胃部腫瘤,其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遺傳、胃部疾病、飲食習慣、神經內分泌因素及環境因素。治療方法多樣,包括手術、藥物、放療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5-12-25 14:40
1.疾病介紹:胃類癌瘤是起源于胃內分泌細胞的腫瘤,具有不同的病理類型和生物學行為。
2.發病原因:遺傳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風險;慢性胃炎、胃潰瘍等胃部疾病長期刺激;高鹽、腌制食物的不良飲食習慣;神經內分泌紊亂;長期暴露于某些有害環境。
3.癥狀表現: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病情進展,可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黑便等。
4.檢查方法:常用胃鏡及病理活檢明確診斷,還可能需進行腹部CT、腫瘤標志物等檢查輔助判斷病情。
5.治療方式:早期以手術為主,根據病情可選擇胃局部切除或胃大部切除。晚期或無法手術者,可采用化療,常用藥物有氟尿嘧啶、順鉑、奧沙利鉑等,需遵醫囑。此外,還可考慮放療。
總之,對于胃類癌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改善預后。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樂翠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胃類癌屬交界性腫瘤的范疇,治療原則應同胃癌,一經確診應早期手術治療。術式選擇應根據組織分化程度、單發或多發、腫瘤大小、浸潤范圍、生物學行為而定。
2015-12-25 1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