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躍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
三級
肝病一科
-
放線菌病是由放線菌屬的細菌引起的一種感染性疾病,通常由伊氏放線菌導致。這種疾病多發生在免疫力較低的人群中,尤其是有創口或手術史的個體。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5-12-16 20:22
1.病原體:放線菌是一種厭氧或微需氧菌,常見于人體的正常菌群,尤其是在口腔中。
2.感染途徑:外傷、手術后創口是主要的感染入口,細菌可通過傷口進入體內引發感染。
3.混合感染:放線菌病常合并有其他細菌的感染,使得病變范圍擴大,可能涉及皮膚、皮下組織、肌肉、骨骼及內臟。
4.傳播方式:除了局部擴散,還可能通過消化道或呼吸道傳播,極少數情況下會通過血液傳播。
5.風險因素: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患者、未妥善處理的傷口或手術切口都增加了患放線菌病的風險。
放線菌病的發生與體內正常菌群失衡、外傷暴露和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密切相關。及時發現并治療感染至關重要,預防措施包括保持傷口清潔、提高免疫力和定期口腔衛生。若出現疑似癥狀,應盡快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