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黎健勇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肺動脈瓣狹窄是一種心臟瓣膜疾病,通常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瓣膜開口變窄,限制血液流動。這種病癥一般不會自愈,需要采取相應治療措施。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6-01-12 22:49
肺動脈瓣狹窄的患者通常需要醫療干預,因為自然恢復的情況極為罕見。隨著時間推移,狹窄可能會導致心臟功能受損。
1.輕度狹窄:對于輕度的肺動脈瓣狹窄,可能僅需定期監測,通過藥物控制癥狀,如利尿劑幫助減輕心臟負擔。
2.中度和重度狹窄:中度到重度的病例,通常需要手術治療,如經皮球囊瓣膜成形術或瓣膜置換手術,以改善血液流動。
3.心臟導管手術:對于適合的患者,可以進行非開胸的心臟導管手術,通過導管擴張狹窄的瓣膜。
4.開胸手術:在某些復雜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開胸手術,直接修復或替換瓣膜。
5.長期管理:無論手術方式如何,患者都需要長期隨訪,監控瓣膜功能和心臟健康,預防并發癥。
肺動脈瓣狹窄患者應遵循醫生的建議,及時接受治療,以防止病情惡化導致心力衰竭等問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和定期體檢,也是重要的輔助措施。請務必遵醫囑,不要自行決定治療方案。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肺動脈瓣狹窄? 肺動脈瓣狹窄是胚胎時期肺動脈瓣膜發育異常所致,在所有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中占8%~10%,占先天性心臟病各類型發病率第4位。癥狀取決于肺動脈瓣狹窄的程度。輕度狹窄可無癥狀。嚴重病例約半數在出生后即有明顯發紺,并有心力衰竭表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