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成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臨床上診斷子宮肌瘤通常依靠癥狀表現、婦科檢查、超聲檢查、磁共振成像以及實驗室檢查等。包括月經變化、子宮觸診、B 超、MRI 及相關激素測定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5-12-07 14:23
1.癥狀:重點觀察月經周期是否縮短、經期延長、經量增多,有無下腹墜脹、腰背酸痛,以及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壓迫癥狀。
2.婦科檢查:通過雙合診或三合診,醫生可判斷子宮大小、形態、質地,有無結節及壓痛。
3.B 超:能清晰顯示肌瘤的位置、大小、數目及內部回聲情況。
4.彩超:可進一步了解肌瘤的血流信號,輔助判斷其性質。
5.磁共振成像(MRI):對于肌瘤位置較深、體積較大或性質不明時,能更精準地評估肌瘤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6.實驗室檢查:測定血清性激素水平,如雌激素、孕激素等,有助于分析肌瘤的發生發展。
綜合運用上述多種診斷方法,能夠較為準確地診斷子宮肌瘤,為后續的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