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小兒顱內腫瘤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腫瘤之一,多發生在腦實質內,可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遺傳、環境、感染、胚胎發育異常等。癥狀表現多樣,如頭痛、嘔吐、視力障礙等。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 1.發病原因: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突變增加患病風險;環境因素,如接觸化學物質、輻射等;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可能誘發;胚胎發育異常,導致腦組織異常增生。 2.癥狀表現:顱內壓增高癥狀,如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神經功能障礙,如肢體無力、抽搐、言語不清;精神癥狀,如煩躁、嗜睡等。 3.診斷方法:頭顱影像學檢查,如 CT、MRI 等;腦脊液檢查,分析成分有無異常;腦電圖檢查,輔助判斷腦功能。 4.治療手段:手術切除腫瘤,盡可能徹底清除;放療,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化療,使用藥物殺滅腫瘤細胞。 5.預后情況:取決于腫瘤類型、位置、大小、治療時機和效果等。良性腫瘤預后較好,惡性腫瘤預后相對較差。 小兒顱內腫瘤對患兒健康威脅較大,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家長應關注孩子的異常表現,及時就醫。
2024-10-08 1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