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藥物性脂肪肝是由于某些藥物的使用導致肝臟脂肪代謝紊亂,脂肪在肝細胞內過度蓄積而形成的疾病。常見原因包括藥物對肝細胞的直接損傷、影響脂質代謝、干擾線粒體功能、引發氧化應激反應以及免疫介導的肝損傷等。 1. 藥物直接損傷肝細胞:如四環素、丙戊酸鈉等,可直接損害肝細胞結構和功能,影響脂肪代謝。 2. 影響脂質代謝:如糖皮質激素,會導致脂肪合成增加,分解減少,促使脂肪在肝臟堆積。 3. 干擾線粒體功能:如胺碘酮,可損傷線粒體,影響能量生成和脂肪代謝。 4. 引發氧化應激反應:如抗結核藥物異煙肼,產生的氧化應激產物損傷肝細胞,導致脂肪蓄積。 5. 免疫介導的肝損傷:某些藥物可引起免疫反應,導致肝細胞炎癥和脂肪變性,如磺胺類藥物。 總之,藥物性脂肪肝的發生與多種藥物的作用機制有關。在使用藥物期間,應密切監測肝功能,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若懷疑有藥物性脂肪肝,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
2024-10-08 2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