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熊文博 副主任醫師
宜春市老年護理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治療要抓好“四早一就'(早發現、早診斷、早休息、早治療,就近治療)措施及發熱期治療。通過綜合性搶救治療措施,預防/控制低血壓休克、腎功能衰竭、大出血(三關),做好搶救治療中的護理工作。控制感染發病4天以內患者可應用利巴韋林1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持續3—5天,進行抗病毒治療。早期臥床休息,為降低血管通透性可給予路丁,維生素C等。每日輸注平衡鹽液和葡萄糖鹽水l000ml左右。高熱、大汗或嘔吐、腹瀉者可適當增加。發熱后期給予20%甘露醇125~250ml靜脈滴注,以提高血漿滲透壓,減輕外滲和組織水腫。改善中毒癥狀高熱以物理降溫為主,忌用強烈發汗退熱藥,以防大汗而進一步喪失血容量。中毒癥狀重者可給予地塞米松5~10mg靜脈滴注。嘔吐頻繁者給予甲氧氯普胺(滅吐靈)10mg肌內注射。
2015-12-19 13: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樂翠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流行性出血熱治療以綜合療法為主,早期應用抗病毒治療,中晚期則針對病理生理進行對癥治療。“三早一就地"仍然是本病治療原則。即早期發現,早期休息,早期治療和就近治療。治療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腎衰竭和出血。
2015-12-19 14:0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