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樂翠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以發熱、出血、腎損害為主要表現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傳播途徑多樣,癥狀復雜,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1.病因:由漢坦病毒引起,鼠類為主要傳染源。 2.癥狀:發熱、頭痛、腰痛、眼眶痛、臉紅、頸紅、胸紅,還可能有惡心、嘔吐、腹瀉、皮膚瘀點瘀斑、鼻出血、咯血、尿血等。 3.傳播途徑:呼吸道傳播、消化道傳播、接觸傳播、母嬰傳播、蟲媒傳播。 4.診斷:通過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血常規、尿常規、特異性抗體檢測等)來明確診斷。 5.治療:一般治療包括臥床休息、補充營養和水分;對癥治療針對發熱、出血、低血壓休克等;抗病毒治療可使用利巴韋林等。 6.預防:防鼠滅鼠、注意個人衛生、加強食品衛生管理、接種疫苗。 總之,流行性出血熱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通過有效預防和及時治療,可降低其危害。
2024-10-08 12: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流行性出血熱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衛生組織定名為腎綜合征出血熱,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細血管廣泛性損害、臨床上以發熱,低血壓,出血、腎臟損害等為特征。
2024-10-08 13:1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