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膽心綜合征是指膽道系統疾病引起的心臟功能異常,其成因復雜,包括膽道炎癥刺激、膽石梗阻、膽道壓力變化、神經反射異常、內分泌紊亂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膽道炎癥刺激:膽道發生炎癥時,釋放的炎癥介質可影響心臟。 2.膽石梗阻:結石阻塞膽道,導致膽汁排泄不暢,影響心臟。 3.膽道壓力變化:壓力過高或過低,通過神經傳導影響心臟功能。 4.神經反射異常:膽道和心臟之間的神經反射失調。 5.內分泌紊亂:影響體內激素平衡,間接影響心臟。 總之,膽心綜合征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患者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明確診斷,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0-09 04:1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心綜合征? 1909年Babcock首先提出了膽心綜合征(chole-heart syndrome)的概念。1933年,Mclemore等通過實踐及臨床證明,擴張膽囊可致心絞痛,認為是通過迷走神經反射的結果,稱之為“反射性心絞痛”。1977年,BNHOTPaⅡOB指出膽病患者心功能障礙的原因不僅具有反射性的特點,還受各種代謝因素的影響,建議采用“膽心綜合征”之名稱。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膽管、膽囊疾病的高發,膽心綜合征在臨床并不少見,隨著人們膳食結構的改變,膽系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膽心綜合征亦隨之增多,且具有低齡化傾向。膽心綜合征是指膽道病患者同時出現一過性的冠心病癥狀和體征,常伴隨膽道疾病的急性發作而發生,膽病緩解后多能自動消失。膽心綜合征的患者并無冠狀動脈的器質性病變,膽病治愈后可望完全恢復正常。發病女性多于男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