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仁忠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耳鼻咽喉科(聽力學)
-
掏耳朵導致出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損傷外耳道皮膚、鼓膜穿孔等。如果出血較多或伴有疼痛、聽力下降等,應及時就醫。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6-02-16 19:47
1.損傷外耳道皮膚:這是較常見的情況,通常出血量較少,可能會有輕微疼痛。可用棉簽輕輕按壓止血,保持耳部清潔干燥。
2.鼓膜穿孔:如果損傷較深,可能導致鼓膜穿孔,會有明顯疼痛和聽力下降。此時應避免耳內進水,預防感染。
3.感染風險:出血后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引發感染,出現紅腫、流膿等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抗生素。
4.止血方法:少量出血可自行止血,若出血不止,應盡快就醫,醫生可能會使用明膠海綿等進行止血處理。
5.后續觀察:注意觀察耳部癥狀,如疼痛是否加重、聽力有無變化等。
總之,掏耳出血后要重視,及時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必要時就醫,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