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健玲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帶下病是指女性陰道分泌物異常增多,多因肝脾腎任帶功能失調、濕邪侵襲所致。若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6-03-19 12:19
1.疾病原理:帶下病與脾運化失常、肝郁化熱、腎虛不固等有關。濕邪是主要致病因素。
2.治療原則:以健脾、升陽、除濕、滋陰為主,兼清熱、解毒、散寒、化瘀等。
3.中藥治療:如完帶湯、易黃湯等,常用藥物有白術、蒼術、黃柏等。
4.飲食調理:忌辛辣油膩,多食健脾祛濕食物,如薏米、山藥等。
5.生活習慣:保持陰部清潔,勤換內褲,避免勞累和情緒波動。
6.針灸治療:針刺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調節氣血。
帶下病的治療需綜合調理,患者應遵醫囑用藥和調理,定期復查。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帶下病? 生理情況下,帶下是由陰道黏膜滲出物、宮頸腺體及部分來自子宮內膜的分泌物混合而成的,是用以潤澤陰戶的一種無色、質黏、無臭的液體。婦女生理發育成熟,經期前后或妊娠前期,陰道可排出少量白帶。白帶的量和性狀與雌激素水平高低、生殖器官是否充血有關,有陰道自凈等作用。病理性帶下,指帶下量明顯增多,色、質、氣味異常,并伴有全身或局部癥狀者。《素問·骨空論》云:“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粢。”任脈不能擔任,帶脈不能約束,致成帶下癥狀。根據帶下的顏色,《諸病源候論》即有青,黑、赤、自、黃五色帶下記載,但在臨床上以自帶、黃帶。赤白帶為多見,青帶、黑帶和純血性的赤帶較為少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