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金龍 住院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科
-
孕婦在孕期容易患上痔瘡,主要是因為妊娠期間身體發生了一系列生理變化,這些變化導致直腸和肛門區域的血管壓力增加,從而誘發或加重痔瘡。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6-03-12 13:55
1.血液供應增加:孕期體內激素變化使得盆腔內血液供應增多,靜脈擴張,易于形成痔瘡。
2.子宮壓迫:隨著胎兒生長,子宮逐漸增大,對盆腔靜脈產生壓迫,影響血液回流,使痔瘡形成。
3.盆腔組織松弛:妊娠期間盆腔組織松弛,肛門靜脈的支持結構減弱,增加痔瘡發生的風險。
4.便秘問題:孕婦常有便秘現象,排便時過度用力可使肛門靜脈壓力升高,促進痔瘡形成。
5.生理負擔:孕期體重增加,身體承受的負荷增大,也可能會對下肢靜脈產生額外壓力,間接引發痔瘡。
因此,孕婦在孕期要特別注意飲食均衡,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坐和站立,適當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預防和緩解痔瘡。如有痔瘡癥狀,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以免影響孕期健康。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痔瘡的現象,是由于增大的子宮以及懷孕期間便秘使痔靜脈回流受阻,導致直腸靜脈壓升高的原因。這種情況下出現制裝需要及時的進行緩解,可以口服緩瀉劑車前番瀉顆粒緩解痔瘡引起的疼痛和腫脹感,同時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和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2019-12-18 0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