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藥的煎煮方法和用量因藥材種類和病癥而異。一般來說,需考慮藥材特性、病癥輕重、患者體質、年齡及醫囑等。常見的影響因素有藥材配伍、煎煮時間、用水量、火候及特殊處理要求等。 1.藥材配伍:不同的中藥組合有不同的比例和用量,例如治療感冒常用的麻黃、桂枝、杏仁,其用量需根據病情調整。 2.煎煮時間:像根莖類藥材如地黃、山藥,煎煮時間較長;而葉類藥材如薄荷、桑葉,煎煮時間較短。 3.用水量:通常以沒過藥材 2-3 厘米為宜,但也要根據藥材的量和吸水性適當調整。 4.火候:一般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煎。 5.特殊處理要求:有些藥材需先煎,如石膏、龍骨;有些需后下,如砂仁、鉤藤。 總之,中藥的煎煮和用量需要遵循醫囑,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藥效和用藥安全。
2024-10-11 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