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祥平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貼敷三伏貼時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貼敷過程中出現小水泡,不必特殊處理,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龍膽紫;若出現較大的水泡,應及時妥善處理,以防感染。 配制好的藥物不可放置過久,藥物宜密閉、低溫保存。天氣炎熱、潮濕時,保留的時間宜相應縮短。 第一次貼敷的時間不宜太長,盡量不要把皮膚貼出水泡,以免影響以后的治療。 貼敷部位的皮膚如出現紅斑、水泡等,應謹慎進行下一次貼敷治療。可更換腧穴或待皮膚恢復正常后再進行治療,要注意減少貼敷治療的時間。 久病、體弱、消瘦者,用藥量不宜過大,貼敷時間不宜過久,并在貼敷期間密切注意病情變化和有無不良反應。 患者在貼敷后不要劇烈運動,避免出汗,盡量避免電扇、空調直吹。
2016-04-12 15:3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三伏貼? 三伏貼又叫三伏天灸,是指在三伏節氣將藥物做成膏狀貼敷于特定穴位防治疾病的一種傳統療法。一般從頭伏開始貼敷,每10天一貼,貼3-5次。對一些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鼻炎、慢性胃腸疾病、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慢性盆腔炎、痛經等虛寒類疾病療效確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