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其發病機制、癥狀、診斷、治療和預防都具有重要意義,包括病菌侵入途徑、典型及輕微癥狀表現、常用檢查方法、治療手段及預防措施等。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6-04-07 20:36
1.發病機制:腦膜炎雙球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環,引發敗血癥,最終導致腦膜及脊髓膜化膿性病變。
2.癥狀表現:
典型癥狀:高熱、頭痛劇烈、噴射性嘔吐、頸項強直、皮膚瘀斑等。
輕微癥狀:低熱、輕微頭痛、咽痛、少量出血點、腦膜刺激征不明顯。
3.診斷方法:腰椎穿刺抽取腦脊液檢查,進行細菌培養,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升高等。
4.治療手段:
抗菌治療:常用磺胺嘧啶、青霉素、頭孢曲松等藥物。
對癥治療:如高熱時物理降溫或使用退燒藥,顱內壓增高時使用甘露醇脫水。
5.預防措施:接種流腦疫苗,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避免接觸患者。
總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危害較大,但通過及時診斷和規范治療,多數患者可康復。同時,加強預防措施能有效降低發病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