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判斷寶寶缺鈣可從寶寶的癥狀表現、飲食情況、生長發育、睡眠質量以及體檢結果等方面綜合考量。 1.癥狀表現:寶寶若經常煩躁不安、愛哭鬧、不易入睡、入睡后多汗,可能提示缺鈣。 2.飲食情況:寶寶挑食、偏食,尤其奶類攝入不足,易導致鈣攝入不夠。 3.生長發育:身高增長緩慢,出牙晚、牙齒排列參差不齊,可能與缺鈣有關。 4.睡眠質量:夜間頻繁驚醒,睡眠不踏實,也是缺鈣的可能表現之一。 5.體檢結果:通過檢測血鈣、血磷、骨密度等指標,能明確是否缺鈣。 總之,家長要密切關注寶寶的各方面情況,如有疑似缺鈣的表現,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以便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措施。
2024-10-10 19: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v如果有下面表現中的一項或多項,再去醫院檢查一下血鈣就可以確定了,但很多時候寶寶出現缺鈣癥狀并不是由于缺鈣引起而是由于缺少維生素D.1.寶寶多汗,與溫度無關,特別是八睡后頭部出汗,使其頭顱不斷磨擦枕頭,時間久了可見枕禿圈.2.哭鬧不止,夜驚,醒后哭鬧難入睡.3.出牙延遲,牙齒參差不齊,上下牙不對縫,咬合不正,牙齒松動,易崩折,過早脫落.4.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不如以往活潑.5.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后仍不閉合.6.前額高突,形成方顱.或常有串珠肋,各個脅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寶寶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7.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松弛,腹壁肌肉,腸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醐彭大如蛙腹狀;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現駝背.8.一歲后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日寸因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表現為“×”和“O”形腿,易發生骨折.9.厭食,偏食也與缺鈣有關,人體鈣元素攝八不足,易導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10.出現濕疹也與缺鈣有關,常見于頭頂,顏面,耳后,伴有哭鬧不安,枕后及背部多流汗.
2024-10-10 19: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兒缺鈣的表現有:一、常表現為多汗、即使氣溫不高,也會出汗,尤其是入睡后頭部出汗,并伴有夜間啼哭、驚叫,哭后出汗更明顯。部分小兒頭顱不斷磨擦枕頭,久之顱后可見枕禿圈。機體缺鈣時可以引起系列神經,精神癥狀,如夜間多汗都與植物神經調節能力失調有關。首先應該考慮是體內缺鈣引起的精神狀況、要及早補鈣。二、厭食偏食。鈣控制著各種營養素穿透細胞膜的能力,因此也控制著吸收營養素的能力。人體消化液中含有大量鈣,如果人體鈣元素攝入不足,容易導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三、易發濕疹。2歲前的嬰兒比較多見,有的到兒童或成人期發展成惡急性、慢性濕疹,或表現為異位性皮炎。嬰兒濕疹多發于頭頂、額面、耳后,嚴重的可遍及全身。嬰兒患病時,哭鬧不安,患病部位出現紅斑、丘疹,然后變成水疤、糜爛、結痂,同時在哭鬧時枕后及背部多流汗。四、出牙晚或出牙不齊,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后仍不閉合。并且兒童在牙齒發育過程缺鈣,牙齒排列參差不齊或上下牙不對縫,咬后不正、牙齒松動,容易崩折,過早脫落。牙齒受損就不能再修復丁。五、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2024-10-10 19: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夜間盜汗尤其是入睡后頭部大量出汗,哭后出汗更明顯。2.睡覺不實夜驚、夜啼。夜間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3.性情異常脾氣怪,愛哭鬧,坐立不安,不易照看。4.枕禿圈由于小兒精神煩躁,不易入睡,頭部不斷摩擦枕頭,時間久了;后曬勺處的頭發被磨光,形成枕禿。5.出牙晚、出牙不齊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或牙齒發育不良,牙齒排列參差不齊,咬合不正,牙齒松動,過早脫落。6.嬰兒濕疹:多發于頭頂、顏面、耳后,嚴重的可遍及全身?;疾〔课怀霈F紅班、丘疹,然后變成水皰、糜爛、結痂。7.生長遲弗,學步晚,骨關節畸形:缺鈣的小兒12個月后才能學毛邁腿走路。由于骨質軟化,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羅圈腿,肌肉松軟無力,腿骨疼痛。寶寶補鈣最好選擇安全無刺激的鈣質,因為寶寶的胃腸道較為稚嫩不適合服用碳酸鈣這類產品,伊分子酪蛋白鈣可以說是最適合寶寶的補鈣產品,酪蛋白鈣是酪蛋白離子與鈣離子的化合物安全無刺激吸收利用率高。
2024-10-10 19:3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一、適當性補鈣。每天適當性補鈣,是未雨綢繆的好辦法。每天給寶寶補適量的鈣,無論食補還是藥補,你就不用擔心寶寶是不是缺鈣了。(關于食物補鈣請看我的博客中“秋天如何用美食給寶寶補鈣”一文;關于藥補,請關注接下來的鈣片方面的文章。)二、預防性補鈣。每天預防性補鈣,是防止亡羊補牢的好辦法。不管媽媽們是用什么辦法補鈣,一定不要等到寶寶有缺鈣癥狀出現的時候才去補,這個時候已經晚了。要知道:鈣在人體中的含量是動態的,并不是寶寶今天不缺鈣,明天也就不缺。鈣會流失,新生寶寶尤其容易缺鈣,如果他拉稀,或者吸收不好,都容易影響鈣的吸收;此外,鈣還會在更新中代謝掉,這個時候寶寶生長最快,鈣的更新速度也最快。所以,對于嬰幼兒是要用補鈣的方法預防缺鈣。三、日常性補鈣。每天補鈣是個日常性的行為,旨在對寶寶體內鈣的微調,不要過猶不及。是因為補鈣要把握度,量要足,但也不能過量。每個孩子的情況和需補鈣量都不同,像遠遠這樣的寶寶,一直是母乳喂養,長得很好,健康壯實,一天補300毫克的鈣就行了。當然,媽媽在給遠遠的日常補鈣還需要注意這問題:四、間接性補鈣。媽媽補鈣=寶寶補鈣。如果是用母乳喂養的寶寶,或者混合喂養的寶寶,這一條非常重要。寶寶此時還是以母親的奶為主食,媽媽身體的含鈣量對寶寶的補鈣影響很大,而且母乳中的鈣是很好吸收的。只有媽媽補充了足量的鈣,母乳中含鈣量才會多,寶寶也就成為媽媽補鈣的最終受益者了。給寶寶補鈣,怎么樣才能拿捏得剛剛好呢?以上提到的四點:適當性補鈣、預防性補鈣、日常性補鈣、間接性補鈣。爸爸媽媽們只要用足夠的耐心,配合這些方法與自己寶寶的具體情況結合,就會及時調整寶寶的補鈣量。
2024-10-11 0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