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寶寶抵抗力差,可從飲食營養、睡眠質量、運動鍛煉、預防感染、情緒狀態等方面加以改善。 1.飲食營養:保證寶寶攝入均衡的營養,包括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肉類、魚類、蛋類等。 2.睡眠質量: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有助于寶寶身體恢復和免疫系統的完善。要為寶寶創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3.運動鍛煉:根據寶寶的年齡和身體狀況,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如散步、玩耍等,增強體質。 4.預防感染: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接觸患病人員,保持居住環境清潔通風。 5.情緒狀態:給寶寶營造溫馨、快樂的家庭氛圍,減少緊張和焦慮。 總之,通過以上多種方式的綜合調理,可以逐步提高寶寶的抵抗力,讓寶寶更加健康成長。
2024-10-10 18: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免疫系統負責保衛身體,免受細菌、病毒等傳染病原的侵害,可說是體內的保全人員。無須靠藥物或健康食品,以下10招便能捍衛孩子的免疫系統,使其發揮最佳功效。 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粘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80磅(約36公斤)以下的孩子,一天應喝的水量是每10磅體重對應250cc(也就是體重18公斤的孩子每天該喝1000cc的水)。 為了確保健康,應盡可能讓孩子理解喝水的重要。上學、外出時讓孩子背著水壺,車上隨時放一瓶水,規定吃晚飯時每個人都要喝水,讓喝水成為一個好習慣,而你也會發現水的另一個好處:即使不小心打翻,也不會弄臟衣物。 不必過于干凈 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太干凈,孩子沒有機會透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并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警告,抗菌清潔用品會使微生物抗藥性問題更嚴重;而美國醫學會也呼吁大眾避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潔用品,因這些產品可能是抗藥性微生物的來源,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達清潔的效果。 教孩子洗手 雖然太抗菌、干凈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尤其在上廁所后把手洗干凈,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 足夠的睡眠 睡眠不良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生病的機率隨之增加。專家建議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片刻。 和孩子討論身體自我治療的能力 讓孩子了解身體具備的自愈力,當孩子感冒或擦傷,一起留意他復原的速度,如此孩子將學會相信自己的身體本能,不致過于依賴藥物。一項發表在2000年美國風濕病學年會的研究指出,慢性病童的父母如果經常和孩子討論疾病,強調他們的虛弱,將會讓他們更焦慮不安。 多和其它孩子接觸 根據200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13歲以下的孩子如果幼小時即和較年長的手足,或托育機構里的小朋友相處,日后罹患氣喘的機率減少一半。 研究主持人懷特博士指出,透過接觸其它孩子,暴露在感染原下,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反應,增強他的免疫系統,降低對過敏原起反應而引發氣喘的機會。 減糖 有些專家認為攝取糖分過高的飲食,會干擾白血球的免疫功能。 補充必需脂肪酸EFAs(essentialfattyacids) EFAs能提供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決定細胞膜的流動和彈性,對免疫細胞非常重要。人體無法自行合成EFAs,只能從天然食物包括海鮮、蔬果等攝取,如鮭魚、鯡魚、沙丁魚等深海魚;胡桃、杏仁等堅果;亞麻仁油、葵花油、紅花籽油內也含有EFAs,但要注意,某些油如亞麻仁油需避免高溫油炸,最好直接加在烹煮好的食物上。 減壓 已有研究指出,承受壓力愈大愈容易感冒。教導孩子放松的技巧,適當安排活動,別讓壓力壓垮孩子的免疫力。 多吃蔬果 現代孩子容易偏食,營養不均衡會造成肺和消化道粘膜變薄,抗體減少,影響人體防御功能。 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能增加噬菌細胞的數量;強化天生殺手細胞活力;建立和維護粘膜、膠原組織,以幫助傷口痊愈。 胡蘿卜及其它深橘色蔬果如芒果、甘薯等富含β胡蘿卜素,可以在人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細胞及粘膜組織健全,減輕感染;提高抗體反應,促進白血球生成;并參與補捉破壞細胞的自由基。 其它可以滋養免疫系統的蔬果還包括蕃茄、十字花科蔬菜、大蒜、香菇等。
2024-10-10 18: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一般寶寶從6個月以后至6歲左右是容易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簡稱“復感兒”,是指體質較弱的孩子在較長時間內反復不斷地發生感冒,發熱,咳嗽,流涕,咽喉腫痛等呼吸道感染.這主要與孩子免疫功能低下,營養不良或不合理,吸入了煙塵,粉塵,蟲螨等有關.那么,面對這樣體弱的“復感兒”,家長該怎么辦呢?體質較弱時期,孩子為什么容易感冒,這是很多家長普遍的問題,這是因為這階段孩子本身的抵抗力就弱,當然相對有的孩子好一點,每個孩子生出來對病菌是沒有抵抗力的,所以當他接觸到病菌后容易感染,但感染后下次再碰到同一類型的病菌他就有免疫力了,所以大人比孩子少感冒也是這原因,大人接觸過的病菌多了自身也有免疫力了,不過現在變異的病菌比以前要多要增強孩子抵抗力有以下幾點:一,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抵抗力也會好些,二,平時注意均衡營養,若想提升寶寶的免疫力,請拒絕給寶寶吃高油,高糖的精致化加工食品.1,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維他命和礦物質的蔬菜,水果,2,五谷類是人類的主食,在寶寶4個月后添加副食品時,首先要嘗試的是米粉,麥粉.斷乳之后,替代食物也是谷類.全谷類含胚芽和多醣,維生素B和E都豐富,這些抗氧化劑能增強免疫力,加強免疫細胞的功能.3,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飲食的信條,也適合推廣到幼兒身上.如蕃茄紅素,胡蘿卜素,含豐富的維生素C與E等,纖維質可預防便秘,提供腸道通暢良好的吸收環境.水果的果寡糖幫助腸道益菌生長,就像在小腸大腸鋪一層免疫地毯一般.孩子若不喜歡蔬菜,可以將它剁碎,混合谷類或肉類做成丸子,餃子或餛飩,就容易接受了.4,嬰幼兒正值身體快速增長及腦神經發育期,對蛋白質及鈣質的需求量相當高.所以乳類制品為嬰幼兒期最佳的營養來源.優酪乳是乳制品中,可以兼顧營養與改善腸道環境的飲品,很適合兒童期的需要,幼兒則要到滿一歲以后才能喝.5,人體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不是硬梆梆的骨頭,而是柔柔軟軟的水.嬰幼兒體表面積相對于體重比成人更高,水分蒸散流失多,更需要補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陳代謝旺盛,免疫力自然提高.6,此外,不要讓寶寶偏食而導致營養失調.均衡,優質的營養,才能造就寶寶優質的免疫力,輕輕松松遠離病菌.三,多參加戶外運動,這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要讓孩子經常到室外活動,曬陽光和呼吸新鮮空氣.四,平時注意冷暖,五,可以去醫院檢測一下寶寶的免疫功能是否達標,如果不達標醫生會用藥物調節的,單調節的話還是建議中藥調節,西藥對孩子傷害大,六,家長一定要注意別讓寶寶反復感冒這樣大大降低寶寶的抵抗力,藥物(特別是抗生素藥物)也會損害寶寶的抵抗力的,讓寶寶少去公共場所,少接觸病菌......七,現在市場上所謂的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其實效果都不佳.建議您家寶寶還是多參加戶外運動,注意平時的營養搭配,這也是最好的方法了.以上幾點僅供參考,其實孩子在在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很多類似的問題,讓我們一起探討吧,祝寶寶健康快樂!
2024-10-10 18:4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般寶寶從6個月以后至6歲左右是容易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簡稱“復感兒”,是指體質較弱的孩子在較長時間內反復不斷地發生感冒、發熱、咳嗽、流涕、咽喉腫痛等呼吸道感染。這主要與孩子免疫功能低下、營養不良或不合理、吸入了煙塵、粉塵、蟲螨等有關。那么,面對這樣體弱的“復感兒”,家長該怎么辦呢?體質較弱時期,孩子為什么容易感冒,這是很多家長普遍的問題,這是因為這階段孩子本身的抵抗力就弱,當然相對有的孩子好一點,每個孩子生出來對病菌是沒有抵抗力的,所以當他接觸到病菌后容易感染,但感染后下次再碰到同一類型的病菌他就有免疫力了,所以大人比孩子少感冒也是這原因,大人接觸過的病菌多了自身也有免疫力了,不過現在變異的病菌比以前要多,所以要增強孩子抵抗力有以下幾點:一、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抵抗力也會好些,二、平時注意均衡營養,若想提升寶寶的免疫力,請拒絕給寶寶吃高油、高糖的精致化加工食品。1、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維他命和礦物質的蔬菜、水果,2、五谷類是人類的主食,在寶寶4個月后添加副食品時,首先要嘗試的是米粉、麥粉。斷乳之后,替代食物也是谷類。全谷類含胚芽和多醣,維生素B和E都豐富,這些抗氧化劑能增強免疫力,加強免疫細胞的功能。3、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飲食的信條,也適合推廣到幼兒身上。如蕃茄紅素、胡蘿卜素、含豐富的維生素C與E等,纖維質可預防便秘,提供腸道通暢良好的吸收環境。水果的果寡糖幫助腸道益菌生長,就像在小腸大腸鋪一層免疫地毯一般。孩子若不喜歡蔬菜,可以將它剁碎,混合谷類或肉類做成丸子、餃子或餛飩,就容易接受了。4、嬰幼兒正值身體快速增長及腦神經發育期,對蛋白質及鈣質的需求量相當高。所以乳類制品為嬰幼兒期最佳的營養來源。優酪乳是乳制品中,可以兼顧營養與改善腸道環境的飲品,很適合兒童期的需要,幼兒則要到滿一歲以后才能喝。5、人體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不是硬梆梆的骨頭,而是柔柔軟軟的水。嬰幼兒體表面積相對于體重比成人更高,水分蒸散流失多,更需要補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陳代謝旺盛,免疫力自然提高。6、此外,不要讓寶寶偏食而導致營養失調。均衡、優質的營養,才能造就寶寶優質的免疫力,輕輕松松遠離病菌。三、多參加戶外運動,這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要讓孩子經常到室外活動,曬陽光和呼吸新鮮空氣。四、平時注意冷暖,五、可以去醫院檢測一下寶寶的免疫功能是否達標,如果不達標醫生會用藥物調節的,單調節的話還是建議中藥調節,西藥對孩子傷害大,六、家長一定要注意別讓寶寶反復感冒這樣大大降低寶寶的抵抗力,藥物(特別是抗生素藥物)也會損害寶寶的抵抗力的,讓寶寶少去公共場所,少接觸病菌......七、現在市場上所謂的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其實效果都不佳.建議您家寶寶還是多參加戶外運動,注意平時的營養搭配,這也是最好的方法了.以上幾點僅供參考,其實孩子在在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很多類似的問題,讓我們一起探討吧,祝寶寶健康快樂!
2024-10-10 18:4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多喝水多喝水可以保持粘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80磅(約36公斤)以下的孩子,一天應喝的水量是每10磅體重對應250cc(也就是體重18公斤的孩子每天該喝1000cc的水)。為了確保健康,應盡可能讓孩子理解喝水的重要。上學、外出時讓孩子背著水壺,車上隨時放一瓶水,規定吃晚飯時每個人都要喝水,讓喝水成為一個好習慣,而你也會發現水的另一個好處:即使不小心打翻,也不會弄臟衣物。不必過于干凈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太干凈,孩子沒有機會透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并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警告,抗菌清潔用品會使微生物抗藥性問題更嚴重;而美國醫學會也呼吁大眾避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潔用品,因這些產品可能是抗藥性微生物的來源,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達清潔的效果。教孩子洗手雖然太抗菌、干凈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尤其在上廁所后把手洗干凈,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足夠的睡眠睡眠不良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生病的機率隨之增加。專家建議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片刻。和孩子討論身體自我治療的能力讓孩子了解身體具備的自愈力,當孩子感冒或擦傷,一起留意他復原的速度,如此孩子將學會相信自己的身體本能,不致過于依賴藥物。一項發表在2000年美國風濕病學年會的研究指出,慢性病童的父母如果經常和孩子討論疾病,強調他們的虛弱,將會讓他們更焦慮不安。多和其它孩子接觸根據200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13歲以下的孩子如果幼小時即和較年長的手足,或托育機構里的小朋友相處,日后罹患氣喘的機率減少一半。研究主持人懷特博士指出,透過接觸其它孩子,暴露在感染原下,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反應,增強他的免疫系統,降低對過敏原起反應而引發氣喘的機會。減糖有些專家認為攝取糖分過高的飲食,會干擾白血球的免疫功能。補充必需脂肪酸EFAs(essentialfattyacids)EFAs能提供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決定細胞膜的流動和彈性,對免疫細胞非常重要。人體無法自行合成EFAs,只能從天然食物包括海鮮、蔬果等攝取,如鮭魚、鯡魚、沙丁魚等深海魚;胡桃、杏仁等堅果;亞麻仁油、葵花油、紅花籽油內也含有EFAs,但要注意,某些油如亞麻仁油需避免高溫油炸,最好直接加在烹煮好的食物上。減壓已有研究指出,承受壓力愈大愈容易感冒。教導孩子放松的技巧,適當安排活動,別讓壓力壓垮孩子的免疫力。多吃蔬果現代孩子容易偏食,營養不均衡會造成肺和消化道粘膜變薄,抗體減少,影響人體防御功能。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能增加噬菌細胞的數量;強化天生殺手細胞活力;建立和維護粘膜、膠原組織,以幫助傷口痊愈。胡蘿卜及其它深橘色蔬果如芒果、甘薯等富含β胡蘿卜素,可以在人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細胞及粘膜組織健全,減輕感染;提高抗體反應,促進白血球生成;并參與補捉破壞細胞的自由基。其它可以滋養免疫系統的蔬果還包括蕃茄、十字花科蔬菜、大蒜、香菇等。要增強孩子抵抗力有以下幾點:一、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抵抗力也會好些,二、平時注意均衡營養,若想提升寶寶的免疫力,請拒絕給寶寶吃高油、高糖的精致化加工食品。1、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維他命和礦物質的蔬菜、水果,2、五谷類是人類的主食,在寶寶4個月后添加副食品時,首先要嘗試的是米粉、麥粉。斷乳之后,替代食物也是谷類。全谷類含胚芽和多醣,維生素B和E都豐富,這些抗氧化劑能增強免疫力,加強免疫細胞的功能。3、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飲食的信條,也適合推廣到幼兒身上。如蕃茄紅素、胡蘿卜素、含豐富的維生素C與E等,纖維質可預防便秘,提供腸道通暢良好的吸收環境。水果的果寡糖幫助腸道益菌生長,就像在小腸大腸鋪一層免疫地毯一般。孩子若不喜歡蔬菜,可以將它剁碎,混合谷類或肉類做成丸子、餃子或餛飩,就容易接受了。4、嬰幼兒正值身體快速增長及腦神經發育期,對蛋白質及鈣質的需求量相當高。所以乳類制品為嬰幼兒
2024-10-11 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