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玉君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寶寶睡覺流口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生理發育、口腔疾病、睡姿不當、脾胃虛弱、神經調節障礙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11-23 19:23
1.生理發育:寶寶的口腔較淺,吞咽功能尚未完善,口水容易流出。隨著年齡增長,這種情況會逐漸改善。
2.口腔疾病:如口腔潰瘍、牙齦炎等,炎癥刺激會導致口水分泌增多。需要保持口腔清潔,必要時使用藥物治療,如康復新液、西瓜霜噴劑等。
3.睡姿不當:趴著睡或側臥時壓迫臉頰,容易使口水流出。調整睡姿可改善。
4.脾胃虛弱:脾胃功能差,不能正常運化水濕,可能出現流口水。可通過飲食調理,如食用山藥粥等。
5.神經調節障礙: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或出現異常,也可能影響口水分泌的調節。若情況嚴重,需就醫診治。
總之,寶寶睡覺流口水多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流口水情況嚴重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建議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A、小兒流口水,書面語稱為流涎,大多屬正常生理現象。唾液分泌的調節一是靠口腔內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經中樞的反射。剛出生的新生兒,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唾液很少。至3月時唾液分泌漸增,而個別嬰兒分泌能力較強,會流口水。至6至7個月時,嬰兒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經也會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兒口腔容量小,不會吞咽、調節口腔內的口水,于是積儲后會自然流出。唾液分泌也受神經支配,幼兒也可因腦發育尚未完善,對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及吞咽功能稍差,致使常流口水。1歲后隨著腦發育的健全,流涎便較少發生。到小兒2-3歲時,吞咽功能及中樞神經進一步完善,就不流口水了。如果孩子長大了還流口水,則可能是病理性流涎而非生理性的了。這可能是神經或內分泌方面發育不好,或口腔內有炎癥以及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必須進行診治。例如:口腔粘膜發炎時,刺激唾液腺分泌,口水也會增多,有的還帶有黃色或淡紅色粘液,有臭味,這時應到口腔科診治;孩子患感冒、傷風,呼吸不暢時,常用口呼吸,也會導致流口水。還有個別孩子,因大腦智力發育不全或有內分泌系統病變,也可表現為流口水,這時應到小兒科就診。嬰兒出生6個月以后,可將小粒冰糖放入口內,使其逐漸養成吞咽唾液的習慣。合理喂養,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增強抗病能力。改變用力親吻和手捏小兒頰部的不良慣。對于流涎的孩子,特別要注意個人衛生:應該用干凈柔軟的手帕或紙巾擦掉口水。衣領、衣襟要勤換、勤洗。保護下頦、前胸皮膚,可墊干凈沙布或用圍嘴等。如果唇周、下頜及頸部皮膚已呈潮紅,糜爛甚至脫皮者,應常用溫水洗凈局部,再涂上少許軟膏或油劑。B、口水就是唾液,它是由口腔粘膜中的三對大唾液腺、腮腺。頜下腺和無數小唾液腺分泌出來的。唾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夠幫助食物消化,并能中和口腔中細菌產生的酸。如果唾液缺乏即易發生口瘡、齲齒等疾病。正常成人一晝夜大約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這樣大量的口水,幾乎全被不自覺地吞咽下去,所以不會有口水流出,并能保持口腔衛生。新生兒的唾液腺不太發達,口水分泌得較少,小兒到5個月后,唾液分泌開始增多。由于嬰兒口底較淺,又不會節制口腔內的口水,加之小兒吞咽功能較差,所以常常有口水流出口腔;當嬰兒從臥位轉換成坐位或站立位時,口水也容易流出來;另外,嬰兒5~6個月以后,開始出牙時對三叉神經的刺激,或食物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容易流出口腔。這些都屬生理性的,隨著孩子的長大,這些現象會慢慢消除,一般無需治,切忌亂投醫。但是,如果孩子平時很少流口水,突然口水增多,應去醫院檢查治療C、寶寶流口水有個過程。新生兒時期的寶寶是不會流口水的,因為他們的唾液腺不發達,分泌的唾液較少,寶寶嘴里沒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時寶寶的主食是奶或流質食品,對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寶寶長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頻繁的時期,乳牙萌出時,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刺激牙齦上的神經,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口水。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發育較快的孩子一歲半時就會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孩子在兩歲之前,也會因為肌肉運動功能的成熟,逐漸有效地控制吞咽動作。因此,小寶寶流口水是正常現象。但是,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質,因口腔內有黏膜保護,不致侵犯到深層。但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則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導致皮膚發炎,引發濕疹等小兒皮膚病。所以寶寶流口水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2016-05-12 11:08
1、要隨時為他擦去口水,擦時不可用力,輕輕將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損傷局部皮膚。
2、常用溫水洗凈口水流到處,然后涂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最好給孩子圍上圍嘴,以防止口水弄臟衣服。
3、給寶寶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質地柔軟,以棉布質地為宜,要經常洗燙。
4、如果寶寶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看寶寶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癥、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另外,孩子趴著睡覺,流口水時不會給他帶來什么影響,只是枕頭要勤洗勤曬,以免里面滋生細菌。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寶寶流口水有個過程。新生兒時期的寶寶是不會流口水的,因為他們的唾液腺不發達,分泌的唾液較少,寶寶嘴里沒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時寶寶的主食是奶或流質食品,對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寶寶長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頻繁的時期,乳牙萌出時,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刺激牙齦上的神經,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口水。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發育較快的孩子一歲半時就會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孩子在兩歲之前,也會因為肌肉運動功能的成熟,逐漸有效地控制吞咽動作。因此,小寶寶流口水是正常現象。但是,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質,因口腔內有黏膜保護,不致侵犯到深層。但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則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導致皮膚發炎,引發濕疹等小兒皮膚病。所以寶寶流口水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2016-05-12 11:15
1、要隨時為他擦去口水,擦時不可用力,輕輕將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損傷局部皮膚。
2、常用溫水洗凈口水流到處,然后涂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最好給孩子圍上圍嘴,以防止口水弄臟衣服。
3、給寶寶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質地柔軟,以棉布質地為宜,要經常洗燙。
4、如果寶寶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看寶寶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癥、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另外,孩子趴著睡覺,流口水時不會給他帶來什么影響,只是枕頭要勤洗勤曬,以免里面滋生細菌。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寶寶流口水在醫學上叫“流涎”產生流涎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新生兒的唾液腺不發達,出生后每天唾液量僅僅50-80毫升。由于唾液分泌少,口腔粘膜開始增加,到5、6個月時增加的更多。特別是寶寶6個月左右開始出牙,三叉神經受到刺激,唾液分泌量明顯增多。由于小嬰兒會吞咽口腔內過多的唾液,所以經常流口水,這是生理性流涎,小孩長到兩三歲就不會流涎了。病理性流涎是指口腔粘膜發炎、潰瘍或者神經系統疾病造成唾液過多或不能吞咽,需及時進行治療。
2016-05-12 11:2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孩子的這種情況應該考慮是消化不良導致的,建議給孩子少食多餐,可以考慮服用健胃消食片,控制孩子的零食!
2016-05-12 11:2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睡覺的姿勢是有一定的關系的還有就是小孩本身的情況,或是脾虛,單純流口水沒什么大問題,不需要吃藥什么治療
2016-05-12 11:3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小兒流涎癥? 小兒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覺從口內流溢出的一種病癥。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到了2歲以后寶貝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腦癱、先天性癡呆等。另外,寶貝患口腔潰瘍或脾胃虛弱,也會流涎不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