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手足口病的癥狀通常包括發熱、皮疹、口腔皰疹、咳嗽、流涕等。患者還可能出現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等情況。 1.發熱:體溫可能升高,多為低熱或中度發熱,少數為高熱。 2.皮疹:常見于手、足、臀部,為紅色斑丘疹或皰疹。 3.口腔皰疹:在口腔黏膜、舌、腭等處出現,疼痛明顯,影響進食。 4.咳嗽:可能伴有輕微咳嗽,多為干咳。 5.流涕:鼻腔分泌物增多,呈清水樣。 6.食欲不振:因口腔皰疹疼痛,導致患兒不愿進食。 7.精神不佳:患兒可能表現為煩躁、嗜睡等。 手足口病的癥狀多樣,若發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診斷和治療。同時,要注意做好防護和隔離,避免傳染他人。
2024-11-24 13: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型,B組的2、5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均為手足口病較常見的病原體,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最為常見。 今年手足口病主要流行的病毒類型主要還是兩大類型:第一個類型就是柯薩奇病毒A組的16型,簡稱為COXA16;還有腸道病毒的71型,簡稱為EV71 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發期。今年的手足口病出現了新的變化: 一是發病高峰期明顯提前,青島市提前了八周; 二是全國高發地區以河南、山東居前,省內則向魯南、魯西南轉移,且發病強度高于去年; 三是發病90%以上為5歲以下兒童,托幼兒童和散居兒童幾乎各占一半,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 四是實驗室確診的病例大多數是EV71型,危重患兒病例增加。 傳染源人是本病的傳染源,患者、隱性感染者和無癥狀帶毒者為該病流行的主要傳染源。流行期間,患者是主要傳染源。在急性期,病人糞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健康帶毒者和輕型散發病例是流行間歇和流行期的主要傳染源。 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唾液、皰疹液、糞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通過日常接觸傳播,亦可經口傳播。 與患者同一室最易感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經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也可造成傳播。 易感人群人對CoxAl6及EV71型腸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獲得免疫力,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4歲以內占發病數85%—95%。 流行方式本病常呈暴發流行后散在發生,該病流行期間,幼兒園和托兒所易發生集體感染。家庭也有此類發病集聚現象。醫院門診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格,也可造成傳播。此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流行強度大,傳播快,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流行。一般為10歲以下兒童為患者,不過已經出現成年病例
2024-11-24 13: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見到以夏秋季較多。發病初期先有發熱、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樣,有的孩子可能有惡心、嘔吐等癥狀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現橢圓形或梭形的水泡,皰的周圍有紅暈水皰的液體清亮,水皰的長軸與皮紋是一致的。然后水皰的中心凹陷變黃、干燥、脫掉(脫屑)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較堅硬的淡紅色丘疹或者皰疹。同時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齒齦上也有散在的水皰,但口腔里的水皰很快破潰而形成灰白色的小點或灰白色的一層膜其周圍有紅暈,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手足口病是由腸道感染引起的感染源為皰疹液、咽喉分泌物、糞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它的潛伏期是3—8日。 1.一般癥狀表現: (1)急性起病,潛伏期3~5天,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前驅癥。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綠豆大小水皰,手、足出現斑丘疹、皰疹,初起為斑丘疹,后轉變為皰疹,圓形或橢圓形,約3-7mm如米粒大小,較水痘皮疹為小,質地較硬,周圍有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如有繼發感染常使皮膚損害加重。 (2)除手足口外,亦可見于臀部及肛門附近,偶可見于軀干及四肢,數天后干涸、消退,皮疹無瘙癢,無疼痛感。 (3)個別兒童可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 (4)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全病程約5-10天,多數可自愈,預后良好,無后遺癥。 2.重癥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于3歲者)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 (1)呼吸系統表現為:呼吸淺促、困難,呼吸節律改變,口唇紫紺,口吐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聞及痰鳴音或濕羅音; (2)神經系統表現為:精神差、嗜睡、頭痛、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或癱瘓;查體可見腦膜刺激癥、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現為頻繁抽搐、昏迷、腦水腫、腦疝; (3)循環系統表現為: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或緩慢,脈搏淺速、減弱甚至消失,四肢發涼,指(趾)發紺,血壓升高或下降。
2024-11-24 13: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臀部或膝蓋偶可受臨床特征累.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疼等狀.醫生通常能根據病人的年齡,病人或家長的訴說的癥狀,及檢查皮疹和潰瘍來鑒別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潰瘍.可將咽拭子或糞便標本送至實驗室檢測病毒,但病毒檢測需要2-4周才能出結果,因此醫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項檢查.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確診時須有病原學的檢查依據.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數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侵犯5歲以下的寶寶.手足口病常常表現為:患兒口腔內頰部,舌,軟腭,硬腭,口唇內側,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陰等部位,出現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 口腔內的皰疹破潰后即出現潰瘍,常常流口水,不能吃東西. 臨床上不癢,不痛,不結痂,不結疤. 患兒尿黃. 重疹患兒可伴發熱,流涕,咳嗽等癥狀.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內可康復,但如果此前皰疹破潰,極容易傳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強度大,傳染性很強,傳播途徑復雜特點.病毒可以通過唾液飛沫或帶有病毒之蒼蠅叮爬過的食物,經鼻腔,口腔傳染給健康兒童,也可因直接接觸而傳染. 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病毒病,潛伏期一般3-7天,沒有明顯的前驅癥狀:多數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由于口腔潰瘍疼痛,患兒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現比較早,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主要位于舌及兩頰部,唇齒側也常發生.手,足等遠端部位出現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皰疹,皮疹不癢,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紅變暗,然后消退;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凸起,內有渾濁液體,長徑與皮紋走向一致,如黃豆大小不等,一般無疼痛及癢感,愈合后不留痕跡.手,足,口病發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現.水皰及皮疹通常會在一周內消退.祝你健康!!
2024-11-24 13:5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特征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狀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臀部或膝蓋偶可受臨床特征累。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疼等狀.醫生通常能根據病人的年齡、病人或家長的訴說的癥狀,及檢查皮疹和潰瘍來鑒別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潰瘍。可將咽拭子或糞便標本送至實驗室檢測病毒,但病毒檢測需要2-4周才能出結果,因此醫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項檢查。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確診時須有病原學的檢查依據。手足口病是一種由數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侵犯5歲以下的寶寶。手足口病常常表現為:患兒口腔內頰部、舌、軟腭、硬腭、口唇內側、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陰等部位,出現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口腔內的皰疹破潰后即出現潰瘍,常常流口水,不能吃東西。臨床上不癢、不痛、不結痂、不結疤。患兒尿黃。重疹患兒可伴發熱、流涕、咳嗽等癥狀。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內可康復,但如果此前皰疹破潰,極容易傳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強度大、傳染性很強、傳播途徑復雜等特點。病毒可以通過唾液飛沫或帶有病毒之蒼蠅叮爬過的食物,經鼻腔、口腔傳染給健康兒童,也可因直接接觸而傳染。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病毒病,潛伏期一般3-7天,沒有明顯的前驅癥狀:多數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由于口腔潰瘍疼痛,患兒流涎拒食。口手足口病腔粘膜疹出現比較早,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主要位于舌及兩頰部,唇齒側也常發生。手、足等遠端部位出現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皰疹,皮疹不癢,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紅變暗,然后消退;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凸起,內有渾濁液體,長徑與皮紋走向一致,如黃豆大小不等,一般無疼痛及癢感,愈合后不留痕跡。手、足、口病發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現。水皰及皮疹通常會在一周內消退。編輯本段并發癥手足口病表現在皮膚和口腔上,但病毒會侵犯心、腦、腎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時要加強對患者的臨床監測,如出現高熱、白細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時,就要警惕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生。近年發現EV71較CoxAl6所致手足口病有更多機會發生無菌性腦膜炎,其癥狀呈現為發燒、頭痛、頸部僵硬、嘔吐、易煩躁、睡眠不安穩等;身體偶爾可發現非特異性紅丘疹,甚至點狀出血點。合并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的人,以2歲以內患兒多見。編輯本段病因有數種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薩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腸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薩奇病毒是腸道病毒的一種。腸道病毒包括脊手足口病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內的整個消化道,通過污染的食物、飲料、水果等經口進入體內,并在腸道增殖。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4歲以下的兒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獲得該型別病毒的免疫力,對其它型別病毒再感染無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還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別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2]編輯本段病理口腔潰瘍性損傷和皮膚斑丘疹為手足口病的特征性病變。光鏡下斑丘疹可見表皮內水皰,水皰內有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碎片,水皰周圍上皮有細胞間和細胞內水腫,水皰下真皮有多種白細胞的混合型浸潤。電鏡下可見上皮細胞內有嗜酸性包涵體。腦膜腦炎表現為淋巴細胞性軟腦膜炎,腦灰質和白質血管周圍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局灶性出血和局灶性神經細胞壞死以及膠質反應性增生。心肌炎表現為局灶性心肌細胞壞死,偶見間質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肺炎表現為彌漫性間質淋巴細胞浸潤、肺泡損傷、肺泡內出血和透明膜形成,可見肺細胞脫落和增生,有片狀肺不張。編輯本段鑒別根據上述臨床特征,在大規模流行時,診斷不困難。但散在發生時,須與口蹄疫、皰疹性咽頰炎、風疹等鑒別:手足口病(1)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目前有7個血清型、65個亞型。主要侵犯豬、牛、馬等家畜。對人雖然可致病,但不敏感。一般發生于畜牧區,成人牧民多見,四季均有。口腔粘膜疹易融合成較大潰瘍,手背及指、趾間有疹子,有癢痛感。(2)皰疹性口炎四季均可發病,以散在為主。一般無皮疹,偶爾在下腹部可出現皰疹。(3)皰疹性咽頰炎,可由CoxA組病毒引起,病變在口腔后部;如扁桃體、軟腭、懸雍垂,很少累及頰粘膜、舌、齦。不典型、散在性HFMD很難與出疹發熱性疾病鑒別,須做病原學及血清檢查。醫生通常能根據病人的年齡、病人或家長的訴說的癥狀,及檢查皮疹和潰瘍來鑒別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潰瘍。可將咽拭子或糞便標本送至實驗室檢測病毒,但病毒檢測需要2-4周才能出結果,因此醫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項檢查。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確診時須有病原學的檢查依據。編輯本段臨床表現[3]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一)普通病例表現。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一周內痊愈,預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二)重癥病例表現。少數病例(尤其是小于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干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遺癥。1.神經系統表現: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譫妄甚至昏迷;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驚厥。查體可見腦膜刺激征,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陽性。2.呼吸系統表現:呼吸淺促、呼吸困難或節律改變,口唇紫紺,咳嗽,咳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液;肺部可聞及濕啰音或痰鳴音。3.循環系統表現:面色蒼灰、皮膚花紋、四肢發涼,指(趾)發紺;出冷汗;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心率增快或減慢,脈搏淺速或減弱甚至消失;血壓升高或下降。
2024-11-24 1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