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產婦便秘較為常見,通常與產后飲食結構改變、活動量減少、激素變化、心理因素以及盆底肌肉損傷等有關。 1.飲食結構:產后飲食過于精細,缺乏膳食纖維,容易導致便秘。應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糧的攝入,如芹菜、香蕉、玉米等。 2.活動量:產后身體虛弱,活動量大幅減少,胃腸蠕動減慢。產婦應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運動量,如散步、產后瑜伽等。 3.激素變化:分娩后激素水平波動,影響胃腸功能。這種情況一般會隨著身體恢復逐漸改善。 4.心理因素:產后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可能影響腸道功能。產婦要保持良好心態,家人也要給予關心和支持。 5.盆底肌肉損傷:分娩可能造成盆底肌肉損傷,影響排便功能??赏ㄟ^盆底肌康復訓練來改善。 產婦便秘通過上述綜合調理,多數能得到有效改善。若便秘嚴重,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11-24 13:37
-
-
網友 匿名追問:2019-05-04 02:41
背上有個逗逗 在洗腳城洗腳 她用她們的針給我挑出血了 挑之前用酒精噴過針頭一次 會感染嗎?
-
申蘭闊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2019-05-04 07:52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0 0 -
針對這種情況一般并不會引起感染,如果采用酒精消毒應該是無菌的,必須要注意觀察,如果沒有發燒其他改變不需要擔心,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便秘一直困擾著現代人,孕婦的便秘問題尤應注意和防范。孕婦應定期到醫院檢查,發現胎位不正應及時糾正,以免下腔靜脈受壓導致回流受阻而發生痔瘡,給排便帶來嚴重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孕婦需注意以下幾方面:添加蔬果雜糧孕婦往往因進食過于精細而排便困難,因此要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和粗雜糧,如芹菜、綠葉菜、蘿卜、瓜類、蘋果、香蕉、梨、燕麥、雜豆、糙米等。西梅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有助于腸胃蠕動,長期服用西梅汁對便秘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推薦一款吉仕樂西梅汁純天然的源自美國加州。定時進食,切勿暴飲暴食。定時進食,切勿暴飲暴食。平時多喝水,堅持每天清晨喝一大杯溫開水,這樣有助于清潔和刺激腸道蠕動,使大便變軟而易于排出。晨起定時排便定時排便,在晨起或早餐后如廁。由于早餐后結腸推進動作較為活躍,易于啟動排便,故早餐后一小時左右為最佳排便時間。不要忽視便意,更不能強忍不便。更為重要的是蹲廁時間不能過長,不僅使腹壓升高,還給下肢回流帶來困難。最好采用坐廁排便,便后用免蹲洗臀盆清洗會陰部和肛門,既衛生又避免長久下蹲增加腹內壓。適宜運動鍛煉適量運動可以加強腹肌收縮力,促進腸胃蠕動和增加排便動力。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揉腹按摩促進排便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保持身心愉快合理安排工作生活,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孕婦不要因嘔吐不適感而心煩意亂,煩躁的心態也可導致便秘,不妨多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比如欣賞音樂、觀花、閱讀等,盡量回避不良的精神刺激。謹慎服用瀉藥瀉藥主要用于功能性便秘。一般情況下,孕婦盡量避免服用瀉藥,但若多日不便或排便困難的情況下,可選擇適宜的瀉藥酌量服用。果導等刺激類瀉藥對腸壁產生強烈的刺激,稍微過量就會引起腹痛,甚至盆腔出血,應禁用該類瀉藥。膨脹性瀉藥內含大量纖維,能吸收水分,軟化糞便,輕度刺激腸蠕動,縮短排便時間,可酌情選取。液體石蠟等潤滑性瀉藥刺激性相對較小,可選用。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末期,孕婦應絕對禁用瀉藥。
2024-11-24 13: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產后便秘:產婦產后飲食如常,但大便數日不行或排便時干燥疼痛,難以解出者,稱為產后便秘,或稱產后大便難,是最常見的產后病之一。癥狀:有糞便量少,干硬、次數減少等,輕者可無其它癥狀。部分頑固性便秘者可十余天到一個月才大便一次,可伴有肛門直腸壓迫感,蔌有排便不凈感,便意頻發。亦可有會陰、臀、大腿后面和髖關節附近區域的鈍痛,并于排便后消失。在并發有痔瘡、肛裂、肛周潰瘍的乳頭炎者,可出現肛門灼痛和便血。有時亦可有頭昏頭痛、厭食、口臭、體重減輕等全身癥狀。另外可有各種器質性病變相應的臨床癥狀。改善菌群有效治療多種便秘腸內菌群對人體健康有各種各樣的影響。在健康條件下,腸內菌群中的有益菌占優勢。有益菌豐富,腸道就會水潤年輕,蠕動規律,排便順暢,食物殘渣中的毒素與脂肪就會被及時順利的排出,不被人體吸收,人體健康而美麗。然而身體條件的改變,飲食、壓力等因素的變化都會影響腸內菌群,并導致身體健康的綜合變化。所以維持身體的健康,保持腸內有益菌占優勢是十分必要的。特益菌是通過補充腸道內的益生菌,讓腸道本身增加水分與彈性,提高自己的蠕動功能,從而徹底解決便秘問題。特益菌主要成分有:何首烏提取物、枳實提取物、蘆薈干粉等純天然植物綠色萃取,安全有效,無副作用。品富含多種營養活性成分,可有效改善胃腸功能,促進腸道水分吸收,滋養潤滑腸壁,讓粘連在腸道內的干硬宿便軟化脫落可有效治療弛緩性便秘;特益菌還可有效補充腸道有益菌,平衡腸道菌群,并全面提高腸道蠕動力,讓腸子健康動起來,對于大便長時間囤積于直腸內的直腸性便秘,以及過度緊張導致的痙攣性便秘有顯著
2024-11-24 13: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產后便秘防治:1、注意飲食結構,要多吃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2、加強產后鍛煉,不要產后1個月不下床,這樣使新陳代謝減慢,也容易引起便秘。要適當活動,堅持做產后保健操,養成定時大便的好習慣。3、大便已秘結,無法排出體外時,可使用開塞露,待大便軟化后就可以排出。4、如果連續出現便秘可以用緩瀉劑。產婦便秘是可以預防的??赏ㄟ^身體運動,促進腸蠕動,幫助恢復肌肉緊張度。健康、順產的產婦,產后第二天即可開始下床活動,逐日增加起床時間和活動范圍。也可以在床上做產后體操,做縮肛運動,鍛煉骨盆底部肌肉,促使肛門部血液回流。方法是做忍大便的動作,將肛門向上提,然后放松。早晚各一次,每次10--30回。產婦的飲食要合理搭配,葷素結合,適當吃一些新鮮蔬菜瓜果。少吃辣椒、胡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尤其是不可飲酒。麻油和蜂蜜有潤腸通便作用,產后宜適當多食用。注意保持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便秘癥狀較重,可以使用通便藥物。
2024-11-24 13:3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要預防孕婦便秘,首先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定時排便一次,有條件者使用坐式馬桶,以減輕下腹部血液的淤滯和痔瘡的形成。除此以外,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內戶外活動,活動的最佳方式是每天散步1小時。散步時,須選擇空氣新鮮、人流量不多的地方,如郊外、花園等,盡量不要去人流量大、空氣污濁的地方,如商場、影院等。其次,在飲食方面,應忌食辛辣食物,除了高蛋白質的攝入外,可補充少量動物油,但更重要的是每日要攝入足夠的新鮮蔬菜和瓜果。如每日吃梨1—2個、黃瓜1-2條、番茄1—2個、胡蘿卜1—2個、草莓100—200克、西瓜500克,若每天進食香蕉1—2條,則兼有預防和治療便秘的作用??傊?,根據季節變化合理食用新鮮水果。在飲水方面,可適當每日飲用50-100克的蜂蜜或300-500毫升的鮮榨果汁。睡覺時應盡量取左側臥位,以減輕子宮對直腸的壓迫。經過上述處理,一般可避免妊娠期便秘的發生。如果孕期發生了便秘,應如何對付呢?除采取上述預防措施外,常用的方法是口服緩瀉的藥物,如乳果糖、果導片等,該藥直接在胃腸道內產生作用而不被吸收,對胎兒無毒副作用。禁止使用其他緩瀉劑,以免誘發流產或早產,同時可外用開塞露等。如上述方法無效,大便于結疼痛嚴重時,可采用由甘油、硫酸鎂和水所配成的“123灌腸液”予以低壓灌腸,臨床效果顯著。但是,如操作不當,可誘發流產或早產,故不到萬不得已時不可選用。如大便干結成塊,灌腸導管難以插入時,可用戴手套的手指伸入直腸內逐漸掏出積存的糞塊,再予以低壓灌腸或藥物治療。在以手指掏出糞塊時,應注意不要刺激子宮頸,以免引起宮縮。對于有便秘的孕婦來說,應少吃或不吃的不易消化的食物有:辣椒、蓮藕、蠶豆、荷包蛋、糯米蹤子、糯米湯圓等。同時,便秘期間暫時禁食蘋果,因為蘋果鞣酸含量較高,會加重便秘的發生。在此期間,不宜進食的水果還有菠蘿、柿子、桂圓、橘子等。通過適當飲食調理可以改善孕婦便秘情況,膳食纖維可加速腸蠕動,促進腸道內代謝廢物的排出,減輕孕期的便秘。含有豐富纖維素的食物有糙米、全麥食品、各類果仁、干杏、豌豆、葡萄干、韭菜、芹菜、無花果等。因此孕婦一定要選擇好自己可以接受的膳食纖維,保證孕期消化與吸收功能正常,從而有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每日清晨起床飲涼開水一杯。-禁用劇瀉藥物,以免引起流產、早產或胎膜早破等。-吃纖維多的食品:山芋、粗糧、各種綠葉蔬菜;-吃殘渣多的食品:韭菜、芹菜、海帶;-吃水分多的食品:雪梨等富含水分的水果;-吃能促進腸蠕動的食品:蜂蜜、香蕉、芋頭、蘋果;-吃富含有機酸的食品:酸奶;-吃含有脂肪酸的食品:松子仁、黑芝麻、瓜子仁;-吃含有維生素B1的食品:粗糧谷物;議您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多做些不太劇烈的運動。運動項目可選擇散步等。適度的體育活動能幫助孕婦順利排便,防止便秘。另外,適當多吃些白菜、蘿卜、芹菜等新鮮蔬菜和香蕉、蘋果等水果以及紅薯等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的食品,少吃辣椒等容易上火的食品,能有效預防孕婦便秘??傊焉锲陂g的便秘關鍵在于預防,養成良好的飲食和排便習慣,適當活動,方可安然渡過難關
2024-11-24 23:50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