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孕婦低血壓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體位變化、血容量不足、營養不良、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等。 1.體位變化:孕婦在突然改變體位時,如從臥位到站立位,可能出現低血壓。建議孕婦起身時動作緩慢,先側身,再緩慢起身。 2.血容量不足:孕期血容量增加不充分會導致低血壓。要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尤其是在炎熱天氣或運動后。 3.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鐵、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可能引發低血壓。應多吃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以及新鮮蔬菜水果。 4.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等,可能影響血壓。需要定期產檢,監測心臟功能。 5.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也可能導致低血壓。要按時進行相關檢查,如有異常,及時治療。 孕婦低血壓需要重視,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定期產檢,多數能得到有效改善。若低血壓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1-24 13: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低血壓的治療;一,適當增加食鹽用量,同時多飲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二,增加營養,吃些有利于調節血壓的滋補品,如人參、黃芪、生脈飲等。此外,適當喝些低度酒也可提。三,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調節功能。體育鍛煉無論對或低血壓都有好處。四,為防止暈到,老年低血壓患者平時應注意動作不可過快過猛,從臥位或坐位起立時,動作應緩慢一點。排尿性低血壓患者還應注意,在排尿時最好用手扶住一樣較牢固的東西,以防摔倒。五,藥物治療,可選用米多君、利他林、麻黃素等升壓藥及三磷酸腺苷、輔酶A、維生素B及C,以改善腦組織代謝功能。
2024-11-24 13: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孕婦低血壓注意事項:1、常吃生姜,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將姜末撒于菜湯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2、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3、增加飲食營養、多食溫補脾腎的食物;多吃易消化的蛋白食物,如雞、蛋、魚、乳酪、牛奶等,要少食多餐。4、適當多吃食鹽,可提升血壓,改善頭暈、困倦無力等癥狀。但食鹽攝入量不可太高;同時多飲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改善低血壓。
2024-11-24 13: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1、常吃生姜,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將姜末撒于菜湯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2、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3、增加飲食營養、多食溫補脾腎的食物;多吃易消化的蛋白食物,如雞、蛋、魚、乳酪、牛奶等,要少食多餐。4、適當多吃食鹽,可提升血壓,改善頭暈、困倦無力等癥狀。但食鹽攝入量不可太高;同時多飲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改善低血壓。
2024-11-24 13:2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一般低血壓如孕婦沒有癥狀則對胎兒影響不大;如因血壓低孕婦出現休克則可造成胎兒缺血缺氧的宮內窘迫綜合癥。應積極搶救休克,提升血壓,并查明病因,作積極有效的治療。1.排除你的孕婦仰臥位低血壓綜合癥考慮,可能是孕婦貧血造成的低血壓。孕婦貧血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其中最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孕婦從懷孕第4個月起,全身血容量大大增加,需要制造大量紅細胞來補充。加上胎兒、胎盤發育也需要大量的鐵,因此,在妊娠期若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特別是得不到足夠的鐵,就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孕婦在早孕反應時惡心、嘔吐,會造成胃酸的大量丟失,從而影響鐵的吸收。孕婦輕度貧血,對妊娠、分娩沒有多大影響,重度貧血則可引起貧血性心臟病,乃至影響到母子安全。此外,孕期貧血的孕婦還易合并妊娠中毒癥、先兆子癇和產褥感染等。胎兒常常發育緩慢,容易早產,甚至導致死胎。2.防范和改善不要讓孕婦受外傷導致出血,否則會加重癥狀。必須加強營養,多吃含鐵的食物,如肝、蛋類、瘦肉、豆制品和蔬菜等。妊娠后半期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一些鐵劑。老雞紅棗湯老雞一只,胡椒40粒,紅棗12枚。將雞宰殺去毛,洗凈內臟,胡椒納入雞腹內,紅棗去核洗凈;適量水煮沸,放進雞、紅棗煲5小時,肉爛后加鹽調味。佐餐隨量服食。紅棗黑木耳湯紅棗15枚,黑木耳15g。將紅棗、黑木耳用溫水泡發放人小碗中,加水和冰糖適量,再將碗放置蒸鍋中蒸l小時。吃紅棗、木耳,喝湯,每日2次。本品具有補血壯體,益氣補腎之功效。
2024-11-24 1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