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忠 主治醫師
平潭綜合實驗區醫院
二級甲等
小兒科
-
幼兒急疹期間通常可以洗澡,但需注意水溫、室內溫度、洗澡時間、皮膚狀況及孩子狀態等。 1. 水溫:水溫應適中,控制在 37 - 40 攝氏度,避免過冷或過熱刺激孩子皮膚。 2. 室內溫度:保持室內溫暖,防止孩子在洗澡前后因溫差而著涼。 3. 洗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 10 - 15 分鐘即可,以免孩子疲勞。 4. 皮膚狀況:如果孩子皮膚有破損或疹子出現感染跡象,應謹慎洗澡或暫時不洗。 5. 孩子狀態:孩子精神狀態良好、愿意洗澡時進行,若孩子抗拒或身體虛弱則可暫緩。 總之,幼兒急疹時洗澡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以保證孩子舒適和安全。如果家長對洗澡仍有疑慮,可咨詢醫生。
2024-10-10 20: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讓患兒休息,病室內要安靜,空氣要新鮮,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經常給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漬,以免著涼。·給孩子多喝開水,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進毒物排出。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飲食上要注意不能吃發物,包括雞蛋和魚,容易給孩子留下疤痕;·體溫超過39度時,可用溫水或37%的酒精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熱引起抽風。?出疹子的時候不要洗澡不能收風不能外出;預防針應在孩子好了之后再行接種。感染后有持久免疫力。幼兒急疹愈后良好,很少有并發癥發生,無并發癥時不必用抗生素。治療主要為對癥處理,高熱時可適當用退熱劑。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4-10-10 20: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要是高燒得厲害可以用毛巾擦,物理降溫。最好還是不要洗澡。因為水溫熱了或是太潮濕都會使疹子更癢的。這樣寶寶更難過。而且高燒不超過三十九度五就不要吃退燒藥,吃藥疹子就不能完全出完而且出的也慢,寶寶也遭罪。不要怕,沒關系的,出疹時都燒得特別厲害。有個六七天就會好了,這時候寶寶很鬧,心情和食欲都不好。寶媽耐心照顧啊。祝寶寶健康!
2024-10-10 20: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幼兒急疹,這個發燒就愛反復。先發燒3-5天,然后燒退出了疹子,病也就算好了。寶寶發燒多給寶寶喝水,注意監測體溫,體溫不超過38.5度可以溫水擦身(即物理降溫),超過即要物理降溫再加吃藥或貼退熱貼。別捂太多,不利于散熱。患病期間胃腸功能弱,不愿意吃飯別勉強。可以洗澡,水溫別太低。祝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2024-10-10 20:3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幼兒急疹也叫嬰兒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小兒急性傳染以突起發熱病。臨床上,熱退出疹為特點。本病古稱“奶麻”、“假麻”,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風熱時邪,郁于肌膚,與氣血搏結所致。流行病學特點:幼兒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屬哪種病毒,尚未分離出來,本病多為散發,患者以6一18個月幼兒較多,6個月以內和2歲以上幼兒少見,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以冬、春、秋季多發。病后可獲較鞏固的免疫,再次發病者少見。由某種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這種病毒尚未分離成功。可能經空氣飛沫傳播。一般發生在2歲以內嬰幼兒,以6個月至1歲的嬰兒多見。冬、春季發病較多。潛伏期1~2周。起病急,體溫迅速上升至39~40℃以上,伴有煩躁、咳嗽、嘔吐、腹瀉及咽紅,在高熱時可出現驚厥;發熱3~4天后,在降溫或退熱后出現皮疹,呈充血性斑疹或斑丘疹,為該病的特征;頸部及枕后淋巴結輕度腫大;末梢血淋巴細胞明顯增高,可達70%~90%。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即可診斷。主要采取對癥治療,高熱時可用物理降溫及退熱藥,煩躁及驚厥時可用鎮靜藥。
2024-10-11 0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