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男寶下牙開始長,正常嗎?有何問題?
我的寶寶現在兩個多月了,是個男孩,現在他的下牙一已經開始長了。這是怎么回事?有沒有什么毛病?我有點擔心,別家孩子都是六個月以后才開始長的吧。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兩個月男寶長牙可能是正常的個體差異,也可能與遺傳、營養、內分泌等因素有關。還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現,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1.個體差異: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節奏有所不同,有些寶寶可能會較早長牙。 2.遺傳因素:如果家族中有長牙較早的情況,寶寶也可能受到遺傳影響。 3.營養狀況:充足的鈣、磷等營養元素有助于牙齒萌出。 4.內分泌因素:內分泌系統的變化可能影響牙齒生長的時間。 5.疾病因素: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可能導致寶寶長牙提前。 一般來說,如果寶寶長牙時沒有其他異常癥狀,不必過于擔心。但如果伴有煩躁、哭鬧、發熱等不適,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檢查。
2024-10-10 20: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小兒乳牙開始萌出的時間大部分在6~8個月時,最早可在4個月,晚的則到一周歲才長。如果小兒超過1歲仍未長出第一顆乳牙,才稱為乳牙晚出。乳牙晚出最常見的原因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極度營養不良、呆小病(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全)、先天性梅毒也是導致乳牙晚出的原因。如果孩子超過1歲仍未長牙,家長應帶孩子到醫院看病,在使用了鈣劑和維生素D后仍未長牙而有排除了其他疾病,則應該到醫院拍X光片,以明確牙床內有無牙胚,如果有牙胚,遲早會出牙,如果沒有牙胚,就要考慮無牙畸形的問題了。你可以買點磨牙餅、磨牙棒之類的給她“啃啃”,不要老是吃軟綿綿的東西了。但鈣仍是要補,不能停。早產兒應提早在出生后2個星期開始補鈣,足月兒則在滿月后開始補鈣,建議一直補到2、3歲。補鈣還有一個吸收的問題,補得再多,不吸收也是白搭。同時補充AD(魚肝油)能幫助鈣的吸收,預防佝僂病,多曬太陽也會幫助鈣的吸收,一定要到戶外,不能隔著玻璃,因紫外線是不能穿透玻璃的。另外,嬰兒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會影響吸收。建議補鈣的同時補充一些腸道有益菌,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是誘發小兒濕疹的根源,所以說小兒的大多數病,改善胃腸道是關鍵。如果你的寶寶在吃奶粉,也可以同時選個鈣等礦物質含量高的。如果需要可以試下我家寶貝喝的美國原裝進口的旭貝爾奶粉,鈣含量高,鈣磷比例好,寶貝很容易吸收的。而且這個奶粉是100%美國原裝進口的,安全。
2024-10-10 20: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潔白而整齊的牙齒,而牙齒的萌出是第一步,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步。因此,有關牙齒的萌出、伴隨的癥狀、及牙齒護理方面的知識就變得尤為重要。本刊特別邀請兒童口腔科專家,針對“小牙牙”的各種學問做系列專題報道,希望對年輕的爸媽有所幫助。 孩子出生時,口腔內沒有牙齒,出生后約6個月,下頜中切牙開始萌出,直到2歲半乳牙全部萌出。寶寶出生后1年內(1.5個月~11個月)所有乳牙釉質礦化完成,出生后2年內(6個月~24個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內,如果孩子出現全身或局部紊亂疾病,將影響乳牙釉質的發育,導致牙齒發育缺陷,易患齲齒。 牙齒萌出時間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齒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個體差異的范圍內,就是正常的。
2024-10-10 20: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錦春 住院醫師
武穴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不用過于擔心。事實上,長牙早晚跟遺傳有很大關系,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小時候出牙比較晚,那么寶寶出牙通常也不會太早(至于父母的出牙情況,問問家里老人就知道了)。如果實在擔心,可在帶寶寶去計劃免疫的時候咨詢一下醫生,通常都沒問題的(經驗之談)。順便提醒你,經常悶在家里的寶寶通常會長得比較慢,多帶寶寶在戶外(不一定是太陽底下)則更利于寶寶的生長(我家寶寶每天上下午各下樓一次,雖然曬得比較黑,但個頭明顯比天涼的時候長了一大截呢)!至于是否缺什么營養,那要查過微量元素后再下定論,不可盲目亂補哦!長牙早晚不重要,走路早晚不重要,說話早晚也不重要,寶寶的健康快樂才最重要,你說呢?祝寶寶健康快樂茁壯成長,加油!
2024-10-10 20:5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一般情況下,小兒在6個月左右開始長乳牙。首先長出來的是下頜兩顆門牙,叫做乳中切牙。以后,長出的是上頷兩顆門牙。再后,是乳側切牙、等一乳磨牙、乳尖牙,最后是第二乳磨牙,在2歲半左右,20顆乳牙全部出齊。小兒長牙的規律,大致是每隔4個月長出4顆牙來。一般來說,左右同名是成對長出的,下頜牙比上頜的相應牙出得早。2歲以內小兒乳牙總數大于等于月齡減4—6,長牙的順序和時間大致如下:乳中切牙4顆6個月乳側切牙4顆10個月第一乳磨牙4顆14個月乳尖牙4顆18個月第二乳磨牙4顆22個月乳尖牙是在第一乳磨牙長出以后才長出來,所以家長在看到小兒第一乳磨牙已經長出,而乳尖牙尚未長出來時,就不要認為是不正常了。稍晚一點問題不大。可以查個血鈣,如有缺鈣,注意補充一下鈣。可以多吃些含鈣食物。如何提高鈣的攝入量 據調查,我國一般兒童每日攝入鈣量為0.3~0.4克。如果每日保證攝入牛奶400毫升可增加0.4克。然而幼兒腸道吸收鈣要有恰當的鈣、磷比例,否則腸道中的鈣與磷會互相結合而排出。由于糧食中含磷甚高,所以要提高食物中鈣的含量,不然會出現佝僂病。食物的合理烹調可以增加鈣的攝入。如將魚制成酥魚,即用蔥、姜鋪底,將魚排放在上,加醋慢火燉爛,至魚刺和魚頭都酥了,能完全吃下。魚的刺、魚頭、魚鱗都成為可食用的鈣劑。又如醋泡蛋,使蛋殼中的鈣溶解到醋中,將醋和蛋全都服用,可溶解的鈣就能被利用。又如調肉餡時將蝦米皮剁碎調入,蝦皮的鈣隨之吞入而被利用。用壓力鍋燉肉雞或肋軟骨時,經常能將肉雞的骨頭燉酥了,鼓勵孩子將骨頭咬碎咽下,可以增加鈣的攝入。家長經常注意烹調,提高鈣的攝入量,盡量利用食物,實在不足時可用鈣劑補充。
2024-10-10 2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