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母乳太稀可能與母親飲食、飲水量、乳腺健康、哺乳時間及個體差異有關。改善方法包括調整飲食、保持適當飲水、關注乳腺狀況、合理安排哺乳時間等。 1.飲食調整:母親應保證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魚肉、雞肉、蛋類、牛奶、新鮮蔬果等。 2.控制飲水量:避免過度飲水,以免稀釋乳汁,但也要保證充足水分攝入,維持身體正常代謝。 3.關注乳腺健康:若存在乳腺炎癥等問題,應及時就醫治療,如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抗生素。 4.合理哺乳時間:不要頻繁短時間哺乳,讓寶寶充分吸吮,刺激乳汁分泌。 5.個體差異:部分母親體質原因導致乳汁較稀,只要營養成分足夠,無需過度擔心。 總之,母乳太稀時母親不必過于焦慮,可先從生活飲食等方面進行調整,必要時尋求醫生幫助。
2024-10-10 20: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娃和我家西西娃出生體重差不多,我們42天加上衣服尿不濕的重量是10斤,當時我媽整天發愁這么瘦怎么辦,結果娃之后就到猛長期了,一下子體重就躥上來了。再說母乳的營養不僅僅是脂肪,奶稠其實就是油脂多可不是好事。只要娃不哭不鬧,尿量正常,健康就好,非得養個大胖子干嘛呢
2024-10-10 20: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不要理pp說的,老人都這樣,怎樣都覺得娃長得不夠。我媽還曾經說我奶不稱娃,意思就是嫌娃長得慢,事實上娃月子里長2斤,第二個月長2斤+,第三個月長了3斤+,我瞅著都成小彌勒佛了,她還覺得娃一點沒長。每個娃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沒必要太糾結于一時的體重,又不是養豬
2024-10-10 20: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種情況不利于寶寶的成長,寶寶的營養會跟不上的。建議你喝點湯補補,花生仁燉豬蹄、烏魚湯、清燉烏雞湯、山藥燉母雞等。 還有一些藥物也有下奶的作用。如果需要,媽媽可以請醫生為自己開些下奶藥。
2024-10-10 20:0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最好的下奶方法是讓孩子勤吸吮。孩子的吸吮能促進媽媽的垂體分泌更多的泌乳素,進而使乳房產生更多乳汁。孩子正確、有效的吸吮,是下奶的最好方法。媽媽奶越少,越是要讓孩子勤吃尤其是產后的頭幾天,雖然看上去奶量不多,但媽媽泌乳的反射十分強烈,而且乳汁中的抗體等物質含量最高,最初的奶(也叫初乳)對孩子今后幾個月的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孩子一出生,新媽媽就要開始給孩子喂奶,這樣有利于媽媽早下奶。研究顯示乳汁是按孩子需求產生的,孩子需求的越多,產生的奶量也就越多,所以哺乳雙胞胎的媽媽能產生更多的乳汁。 每次喂奶應將兩側乳房都吸空。每次喂奶時,應當先將一側乳房吸空,再吃另一側,讓兩側乳房都吸空。媽媽愉快的心情、充分的休息和充足的營養對于下奶也有很大的好處。我國民間有不少促進下奶的湯,不妨試試,說不定很有幫助呢。比如花生仁燉豬蹄、烏魚湯、清燉烏雞湯、山藥燉母雞等。一些藥物也有下奶的作用。如果需要,媽媽可以請醫生為自己開些下奶藥。多吃肉少喝水。盡量讓寶寶吃后段較濃的。你是否僅僅看了前段奶就這么說,一般越到后段就越濃。如果寶寶精神好,體重增長,吃過了能頂2-3個小時,我覺得沒必要加奶粉。媽媽要飲食起居規律,不要過度勞累。睡眠充足很重要,做媽媽的這點應該有感覺,睡眠充足,奶就會漲起來,飲食方面要加強營養,要多喝湯類,豬蹄湯,魚湯,骨頭湯,還要補充口服維生素。到3個月以后就可以給寶寶增加菜湯,水果汁類輔食
2024-10-11 1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