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寶寶腿不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生理性彎曲、維生素 D 缺乏、骨骼發育異常、不良姿勢、遺傳因素等。 1. 生理性彎曲:寶寶在嬰幼兒時期腿部有一定的生理性彎曲,隨著生長發育會逐漸改善。家長無需過度擔憂,注意觀察即可。 2. 維生素 D 缺乏:維生素 D 缺乏可影響鈣吸收,導致骨骼發育不良,出現腿不直。需補充維生素 D 制劑,如維生素 D3 滴劑、維生素 AD 滴劑等,同時多曬太陽。 3. 骨骼發育異常: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O 型腿、X 型腿等。需要及時就醫,通過矯正器具或手術治療。 4. 不良姿勢:寶寶長期保持不良坐姿、站姿,可能影響腿部形態。家長要及時糾正,培養良好習慣。 5. 遺傳因素:部分寶寶可能受遺傳影響腿部形態。若不嚴重,可通過鍛煉改善;嚴重時需就醫評估。 總之,寶寶腿不直的原因多樣。家長要密切關注,如有疑慮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或骨科就診,以便明確原因,采取合適的處理措施。
2024-10-10 20: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寶寶剛學走路,這種情況可能是:正常現象,平時寶寶被抱起的時間多,下地的時間少,走路還沒學會。其次可能缺鈣等。1,建議查查微量元素,看看寶寶有否身缺乏。2,若以前被過魚肝油或鈣,不必過份擔心,寶寶學會了就不是O型腿了。3,寶寶還小,O型腿的可能性不大,若是缺鈣引起的O型腿是可以好的。
2024-10-10 20: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根據寶寶的情況,建議你先排除寶寶是O型腿或X型腿的可能,其次,考慮寶寶是正常的,和胎兒期卷曲發育有關,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就好了一般而言剛出生的寶寶腿彎是正常的,因為他小腿內側的一根長骨所附著的肌肉較外側的比較薄,所以看上去寶寶的小腿有彎曲感,這是一種錯覺,一般在寶寶兩歲之后腿會慢慢變直的。
2024-10-10 20: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沒有必要綁腿,關于這個問題,我也在網上搜索了很多相關知識來看,也咨詢了身邊的朋友。我家小寶的腿是在睡覺的時候也喜歡卷起,但是平時抱他,還是伸直的。我認為是寶寶在尋找最舒服的睡姿吧··呵呵··
2024-10-10 20:0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般而言,年幼的嬰兒小腿彎曲是正常的。因為他小腿內側的一根長骨(脛骨)所附著的肌肉較外側的薄,所以看上去,嬰兒的兩條小腿就有點彎曲感,這實在是一種錯覺。并且胎兒有腳趾內傾,是胎兒在母體內、長時間抱成一團所造成的。寶寶出世后,四肢會慢慢“舒展”開來,但有些寶寶“舒展”速度慢,到了學走路時,便出現腳趾內屈,走路不穩的現象,1歲左右兩條腿略為彎曲,而且X線片上也顯示小腿骨骼彎曲,但沒有佝僂病的X線表現。這是由于這時的小兒剛開始行走,兩腿還不能很好地隨自己身體重量,所以暫時出現了小腿的彎曲,一般到2-3歲即能恢復正常,而且X線片上也顯示原先的小腿骨彎曲的現象得到糾正。這兩種情況屬于正?,F象。有腳趾內屈的寶寶,兩只小腳板會朝內側斜,但他的腳和膝蓋,基本上都沒問題。有“鴨腳”的寶寶,學走路時比較不穩,容易跌倒。如果過了2歲,小寶寶的情況還是沒有改善,醫生就可能給寶寶的小腳上夾板,靠肢架矯正腳姿勢,這可能要一年時間。如果到了五六歲,情況仍然沒有改善,醫生才會考慮為孩子動手術,松解孩子腳部肌肉。 所謂不正常,即嬰兒患有嚴重的佝僂病,由于缺鈣而使骨質疏松、軟化,當小兒站立或行走后,下肢不能負重,出現小腿彎曲,這就是我們所謂的“O”型腿及“X”型腿。“O”型腿的小兒,其兩腿的彎曲程度比正?,F象的彎曲要嚴重。檢查時將兩踝關節并攏,兩膝關節往往分開不能并攏,兩膝之間的空隙超過3cm。“X”型腿兩膝關節并攏而踝關節不能并攏,兩踝之間距離在3cm以上。X線片上不僅僅小腿骨彎曲,還有其他佝僂病的特征表現 應該說,嬰兒小腿彎曲絕大多數屬于正?,F象,而因佝僂病所致的小腿彎曲終究是少數。
2024-10-10 2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