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寶寶補鈣產品的選擇需綜合考慮鈣源、吸收率、安全性、口味及劑型等因素。常見的適合寶寶的鈣有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 1.鈣源:碳酸鈣含鈣量高,乳酸鈣易吸收,葡萄糖酸鈣對腸胃刺激小。 2.吸收率:不同鈣源吸收率有所差異,同時維生素 D 能促進鈣吸收。 3.安全性: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經過嚴格質量檢測的產品。 4.口味:盡量選擇寶寶容易接受的口味,如水果味等。 5.劑型:液體鈣更適合小寶寶,咀嚼片適合較大兒童。 總之,為寶寶選擇補鈣產品時,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建議先咨詢醫生,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寶寶的鈣劑。
2024-10-10 20: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孩子的胃腸道還很稚嫩所以選擇補鈣產品最重要的是安全無刺激.有機鈣:如葡萄糖酸鈣、乳酸鈣、醋酸鈣、檸檬酸鈣、果糖酸鈣等。有機鈣溶解度較高,對胃腸刺激性較小,但鈣的含量較少,吸收率在10—15%左右。無機鈣:如碳酸鈣、磷酸鈣、氧化鈣、磷酸氫鈣等,吸收率在30%—40%。無機鈣的溶解度較低,對胃腸刺激較大,但鈣的含量相對較高。活性鈣:活性鈣是以動物骨骼和貝殼為原料,經高溫煅燒、電解轉化而來,主要為氫氧化鈣和氯化鈣。活性鈣雖離子化程度高,溶解度大,但其生物利用度不高,含鈣量少,其小倍液為強堿性(PH>12),急性毒性大,對腸胃刺激大,易引起惡心、嘔吐等,鈣產品含重金屬(鉛、砷、鎘等)含量較高。酪蛋白鈣:含鈣量高,吸收率在95%以上,且無胃腸道刺激,安全可長期服用!最適合寶寶服用。伊分子酪蛋白是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將由牛奶中的酪蛋白離子與鈣離子反應制得的新型化合物。它具有很好的補鈣和補蛋白得雙重功能,同時提高鈣離子的吸收和利用,人體吸收率高達92%以上。
2024-10-10 20: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如果補補鈣的話,前幾個月最好是吃乳鈣比較方便,一來寶寶愛吃,喂養方便,乳加力,金奇仕都不錯,二來如是鈣水的話,如葡萄糖酸鈣,味道不太好,寶寶一般會不喜歡的。等寶寶大點了之后,可以喝葡萄糖酸鈣,吸收效果也是不錯的。補鈣要有一個鈣的吸收的問題,如果吸收不好,寶寶也會缺鈣的,補鈣最好是在晚上吃,不要與奶或是輔食同吃,這樣子鈣的吸收率就只會有30%。但魚肝油是一定要補的,一般出生兩周后就可以補了,目的是為了促進鈣的吸收,母乳中的維生素AD是很少的了,無法滿足寶寶發能的需求。補充魚肝油可以讓寶寶鈣吸收更好,魚肝油最好是在早上吃,可以幫助寶寶一天鈣的吸收的。同時要經常帶寶寶外出曬太陽,功能同魚肝油是一樣的,魚肝油一般就買貝特令或是伊可新就行,無需買外國進口的鱈魚肝油,貴得很,效果實際上是一樣的。魚肝油一般要補到兩歲的,如果白天寶寶有曬太陽且時間超過一個小時的話,就可以不用吃的
2024-10-10 20: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親您好,鈣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補鈣的關鍵是在與吸收,鈣在人體內需要維生素D3的轉化才可在腸道內吸收。補鈣首選維生素D的產品。但請不要過度的補鈣,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兒童補鈣應該以食補為主,給寶寶吃些補鈣的食物再加上母乳喂養只要您的營養跟上那孩子就沒問題,每天上午10點左右可以帶孩子在戶外曬曬太陽,寶寶三四個月時及時添加輔食,就沒有問題了。如果你高度懷疑寶寶缺鈣,建議您去正規醫院檢查后方可用藥,建議您應用藥準字號的補鈣產品,盡量不要給孩子使用保健品,因為它沒有得到臨床的證實。最后建議您還是通過食療的方法給孩子補鈣。
2024-10-10 20:5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在出生之后半個月到一個月再開始補鈣。其實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因為胎兒出生之后臍帶被剪斷,母體與胎兒之間的營養通道也就此中斷了,可小兒的生長發育仍在繼續,因而每天都缺少不了對鈣的需求,所以正確的做法應是在出生后第三天就開始補鈣,一直要補到小兒能夠吃與成人一樣的普通食物為止。我們知道,嬰兒的營養主要來自乳類,而母乳是最理想的嬰兒食品。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鈣34毫克,含磷15毫克,兩者之比為2.4:1,這種比例最適合嬰兒腸壁對鈣的吸收。所以母乳喂養的嬰兒較少發生缺鈣或者佝僂病。1、鈣劑不可與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蔬菜中多數含有草酸鹽、磷酸鹽等鹽類,它們可以和鈣相結合生成多聚體而沉定,從而妨礙鈣劑的吸收,所以豆腐和豆制品不宜與蔬菜一起烹制。2、鈣劑不可與油脂類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后生成的脂肪酸與鈣結合形成奶塊,這不容易被腸道吸收,最終隨大便排出體外。3、補鈣時間應適當掌握——由于奶制品當中的脂肪酸影響鈣劑的吸收,因此補鈣最好安排在兩次喂奶之間。4、補鈣應注意的適當劑量——通常2歲以下的小兒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歲每天需800—1000毫克。按照正常的飲食,兒童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鈣劑只有需要量的三分之二,所以每天必須再額外補鈣,以填補欠缺的三分之一的鈣劑。此外,人體內有一系列調節機制可以控制鈣劑的攝入量,如果體內鈣劑充足,腸道吸收鈣劑就會少一些,反之就會多一些,多余的鈣也會隨大小便排出體外。所以鈣劑口服過多也不會發生中毒,家長可以放心地讓小兒服用。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鈣劑的吸收必須有維生素D的參與,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D,腸道吸收鈣劑的活動就會大打折扣了。如果鈣吸收良好,磷的吸收也就同時增加了,并在生長的骨骼部位形成鈣磷的沉積,使新骨不斷生長壯大。臨床上使用最普遍的維生素D制劑就是魚肝油,如果在補鈣的同時不補充魚肝油的話,平時小兒又不曬太陽,就會發生維生素D缺乏癥而導致佝僂病。維生素D的預防劑量為每天400個國際單位,不可過量,否則會引起中毒。
2024-10-11 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