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濕疹的引發因素較多,主要包括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環境因素、皮膚屏障功能異常和食物過敏等。 1.遺傳因素:如果父母有過敏性疾病,孩子患濕疹的概率會增加。 2.免疫因素:小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容易出現免疫失衡,引發濕疹。 3.環境因素:干燥、炎熱、寒冷的氣候,以及空氣中的花粉、塵螨等過敏原都可能導致濕疹。 4.皮膚屏障功能異常:小兒皮膚嬌嫩,角質層薄,皮膚屏障功能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5.食物過敏:常見的如牛奶、雞蛋、魚蝦等食物,可能引起過敏反應,誘發濕疹。 總之,小兒濕疹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況,一旦出現濕疹,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和護理。
2024-10-10 20: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嬰兒濕疹的病因較復雜,其發病與多種內外因素有關,有時很難明確具體的病因。患兒往往由消化道攝入食物性變應原如魚、蝦、牛羊肉、雞蛋等致敏因素,使體內發生Ⅰ型變態反應。嬰兒濕疹的高度發病率主要是由于患兒皮膚角質層薄,毛細血管網豐富,以及內皮含水及氯化物較多,因而容易發生變態反應。此外,機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奶經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誘因。護理不當如過多使用較強的堿性肥皂,過高營養,以及腸內異常發酵等也可引起本病。有些嬰兒,尤其在新生兒時期,由于母體雌激素通過胎盤傳給胎兒,以致新生兒皮脂增多,易致脂溢性濕疹。過敏原室是徐州京城皮膚病醫院集檢測過敏原與脫敏治療于一體的科室。過敏性皮膚病是比較大的一類皮膚疾病,發病率也很高,以往藥物治療比較困難。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德國生物共振技術的誕生,使過敏原檢測與過敏性疾病的治療取得了新的診療手段,并使療效得以大大提高。
2024-10-10 20: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癥。因造成過敏現象的原因不同,可將患兒分為先天性遺傳性過敏體質與后天接觸性變態反應原兩類。先天性遺傳性過敏體質:即患兒因繼承父母的過敏性基因而導致自身成為過敏體質,在接觸了相應的過敏原后,與父母一樣出現過敏性濕疹。后天接觸性變態反應原:主要原因是患兒對食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可同時存在多種過敏原。患了濕疹后,減少洗澡的次數,最好是一天一次,洗完后抹上“小兒化濕膏”,幫助濕疹的治愈。平時給嬰幼兒試用某種食物時,食量應由少到多,循序漸進,使其胃腸慢慢適應。在日常飲食中應選擇一些具有清熱、利尿、涼血的食品。如黃瓜有清熱利水解毒之功效,芹菜清熱利濕,蔣白清熱除煩,絲瓜清熱涼血,冬瓜清利水濕,藕涼血利尿等等。
2024-10-10 20: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嬰兒濕疹,俗稱奶癬。其原因復雜,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嬰兒皮膚發育尚不健全,最外層表皮的角質層很薄,毛細血管網豐富,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豐富,故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在吃母乳和吃奶粉的孩子都可能出現濕疹的。誘發濕疹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對母乳里蛋白質或對牛羊奶、牛羊肉、魚、蝦、蛋等食物過敏;(2)過量喂養而致消化不良;(3)吃糖過多,造成腸內異常發酵。(4)腸寄生蟲;(5)強光照射;(6)肥皂、化妝品、皮毛細纖、花粉、油漆的刺激;(7)乳母接觸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通過乳汁影響嬰兒;(8)濕疹也有遺傳傾向。嬰兒濕疹的治療嬰兒濕疹的治療護理原則是去除病因,對癥治療。如能找到病因,加以去除。對癥治療主要是緩解癥狀進而達到治愈不復發
2024-10-10 20:2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濕疹是怎么引起的小兒濕疹引起濕疹的病因是復雜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過敏因素是,所以有過敏體質家族史的小兒更容易發生濕疹。主要原因為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小兒濕疹濕疹按其發病過程中皮疹的表現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期。初發損害為紅斑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皰疹或水皰,水皰破后形成糜爛面,有漿液性滲出,結痂。急性濕疹處理不當,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如及時適當治療可逐漸好轉,但易復發。重者可發生大片紅斑,其上為成群丘疹、丘皰疹、水皰、糜爛滲液,表面有厚痂,也可延及整個頭面部或頭頸部。病灶周圍出現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自覺瘙癢。擦破可發生糜爛、結痂,痂下有膿液滲出,邊緣有小膿皰,局部淋巴結腫大,壓痛。附近或遠隔部位也可有搔抓所致的平行線狀紅斑、丘疹和水皰。小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癥。因造成過敏現象的原因不同,可將患兒分為先天性遺傳性過敏體質與后天接觸性變態反應原兩類。先天性遺傳性過敏體質:即患兒因繼承父母的過敏性基因而導致自身成為過敏體質,在接觸了相應的過敏原后,與父母一樣出現過敏性濕疹。后天接觸性變態反應原:主要原因是患兒對食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可同時存在多種過敏原。患了濕疹后,減少洗澡的次數,最好是一天一次,洗完后抹上小兒化濕膏,幫助濕疹的治愈。平時給嬰幼兒試用某種食物時,食量應由少到多,循序漸進,使其胃腸慢慢適應。在日常飲食中應選擇一些具有清熱、利尿、涼血的食品。如黃瓜有清熱利水解毒之功效,芹菜清熱利濕,蔣白清熱除煩,絲瓜清熱涼血,冬瓜清利水濕,藕涼血利尿等等。引起小兒濕疹的原因主要有:1、對牛羊奶、牛羊肉、魚、蝦、蛋等食物過敏;2、過量喂養而致消化不良;3、吃糖過多,造成腸內異常發酵;4、腸寄生蟲;5、強光照射;6、肥皂、化妝品、皮毛細纖、花粉、油漆的刺激;7、乳線接觸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通過乳汁影響嬰兒;8、濕疹也有遺傳傾向。小兒濕疹是怎么引起的1、寶寶皮膚角質層薄,對刺激因素敏感; 2、吃了魚、蝦、羊肉、奶、雞蛋等致敏食物; 3、機械性摩擦或唾液、奶液的刺激,刺激性的肥皂以及人造纖維等均可引起濕疹。濕疹一般發生在出生后1到3個月,6個月后減輕,1到2歲后即可自愈。發病部位多見于頭面部,有時也在頸、四肢甚至全身,出現散發或群集的片狀小紅丘疹或紅斑,或有小水泡。 處理方法: 1、如果是單純吃奶引起的,視情況嚴重程度可酌情停用一斷時間的奶,或改用防過敏奶粉。 2、消除過敏源:發病期內不吃魚、蝦等食物;不穿化纖衣物,盡量穿用純棉制品;避免皮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曬下。 3、修短指甲,減少抓傷的機會。 4、在醫生的指導下局部或全身用藥。
2024-10-11 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