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容易出汗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生理因素、環境因素、疾病因素、藥物因素、精神因素等。 1.生理因素:新陳代謝旺盛、運動量大、進食辛辣食物等會導致生理性出汗增多。 2.環境因素:高溫、高濕的環境容易使人出汗。 3.疾病因素: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結核病、更年期綜合征等疾病可能導致多汗。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新陳代謝加快,產熱增加,從而多汗;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也可能多汗;結核病患者常有低熱、盜汗癥狀;更年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變化,也容易出現多汗。 4.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如退燒藥、抗抑郁藥等可能引起多汗的副作用。 5.精神因素: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時,交感神經興奮,可能導致出汗增多。 容易出汗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出汗情況異常或伴有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治療。
2024-10-10 19: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所謂自汗就是無緣無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并不炎熱也沒有運動的環境下.自汗和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關系,比如一些高熱性的疾病如發燒,肺炎,風濕熱等疾病.另外還有一些內分泌紊亂的原因也是有的,如更年期綜合征,還有一些代謝性疾病引起的如甲亢.還有一些一般疾病的情況如糖尿病的低血糖狀態或者冠心病疼痛缺氧狀態.其它還有藥物引起的出汗如吃阿司匹林等.,建議你及時到醫院檢查,明確病因后積極對癥治療,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2024-10-10 19: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運動一會兒就出汗屬于中醫自汗范圍.要認識出汗多少首先與個體差異有關:大家知道,汗液來自于汗腺的分泌,汗腺分泌與運動強度有密切關系:一般規律是,運動強度越大,排汗量越多。因為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肌肉活動更劇烈,產熱量更多,為了保持正常體溫,人體必須通過增加排汗量才能把多余的熱量散發出來,因此,運動強度越大,排汗量必然增多。你運動一下就多汗中醫認為表虛不固汗稱自汗.一般服玉屏風囗服液幾合有效果.
2024-10-10 19: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多汗癥的病因可以分為兩種,一個是原發性的多汗癥,這個可能是包含遺傳等原因;另一個是繼發性的多汗癥,多半是由另外的一些疾病引發的,像甲亢,結核病,神經焦慮癥等,這個多汗癥的發病率在1.5%~6%之間,其實繼發性的多汗癥只要針對基礎病癥進行治療就可以了。而原發性的多汗癥,主要還是患者要在生活中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過于在意多汗癥的病狀,而且多汗癥其實并不會引發其他的疾病。
2024-10-10 19:4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1、生理性多汗:有外界因素所導致(氣候、進食、運動等)此種多汗為機體調節體溫所必需,一般小兒出汗量相對常比成人為多,與其代謝旺盛好動等因素有關。2、病理性多汗:因汗腺的分泌與交感神經興奮性有直接聯系,此多見于身體虛弱的、白點過度活動,晚上入睡后往往多汗,深睡后汗逐漸消退(佝僂病多見)營養不良,或貧血、體虛也可在夜間出汗。夜間出汗、消瘦、食欲下降、低熱等則有可能為結核并的可能性。注:合理的護理、及時的更換衣服,避免寶寶著涼、感冒。" "第一種孩子發虛汗的表現為:面色蒼白、怕冷,有時安靜地坐著也會出汗,且出汗不只于頭部,而是自頸至肚臍,運動時更厲害。此外,也容易疲勞、怕風、食欲不佳。可用玉屏風散加減、菊花、牡蠣、浮小麥、太子參等改善其癥狀。第二種就是睡覺時容易出汗,醒來時就不會出汗了。中醫叫做陰虛盜汗。癥狀有面部偏紅、嘴唇紅,通常于下午開始掌心或足心會漸漸發熱,睡覺不安穩、翻來覆去且易做夢,容易哭鬧、生氣,有時大便較為干燥不好解等。中醫可用生脈飲加減、生地、石斛、蘆根、茯苓……來治療改善其癥狀。第三種是小兒飲食失調,特別是在現代這種美食文化的時代里,燒、烤、巧克力、速食等過于攝取可造成小兒多汗。這種小兒口中易有異味,舌苔較為黃厚,大便干燥甚至有時容易解出羊屎便,以頭額心胸部位出汗較多,性情急躁好動、唇紅口干、睡臥不安、手足心熱。" "參棗湯:太子參15克、紅棗30枚,加入清水約五碗至六碗煮湯,吃棗飲湯。邊服一至二周。蓮桂湯:蓮子(去皮、芯)、桂圓肉各15克,加入清水五碗煮湯,喝湯吃蓮子和桂圓肉。連服二周。參芪魚湯:黨參15克、黃芪15克、魚肉切塊約50克,煮湯加調味料后食魚喝湯。每周二至三天,可連服二周。腐芪雞湯:炒豆腐皮幾張約30克,洗凈,黃芪一兩,小公雞一只,同煮湯,加調味料做湯常服用;也可將炒豆腐皮一張,洗凈,以溫水泡發后切條,用油炒,再加調味料食用。此方有養胃斂汗作用。收汗湯:浮小麥、麻黃根各9克、鳳凰衣9克,水煎服,用于各種汗癥。" 禁忌:1、過多洗澡祛汗。(可用溫毛巾擦拭)2、勤換衣服。3、不可直吹風或暴飲冰涼水。
2024-10-11 0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