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標龍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兒科
-
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受個體發育、肌肉力量、平衡能力、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等影響。 1.個體發育: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速度不同,有的可能較早展現出走路的能力,有的則稍晚。 2.肌肉力量:腿部肌肉的強壯程度對走路至關重要。肌肉力量較弱的寶寶可能需要更多時間來練習和增強。 3.平衡能力:良好的平衡感有助于寶寶保持站立和行走的穩定。平衡能力發展較慢的寶寶走路會晚一些。 4.環境因素:家庭環境是否提供足夠的練習機會,如寬敞的空間、合適的輔助工具等,會影響寶寶走路的時間。 5.遺傳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走路較晚的情況,寶寶也可能受到一定遺傳影響。 總之,大多數寶寶在 9 個月到 18 個月之間學會走路,如果寶寶超過 18 個月仍無法獨立行走,建議及時就醫,排查是否存在健康問題。
2024-10-10 19: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親,還是要多讓寶寶學爬行的哦,可以鍛練四肢的協調能力,一旦走路就會比較穩的了,可以拿寶寶喜歡的玩具在前面逗一下寶寶的,后面再推一下寶寶的腳,這樣可以讓寶寶練習爬行的,可以扶著寶寶走的了,等一周歲帶寶寶去體檢,看一下是否有缺鈣的,平時帶寶寶外出曬曬太陽。
2024-10-10 19: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親:你好!每個寶寶發育情況不同,最早10個月就會了,晚的也有17、8個月才會走的。親,其實寶寶發育都是自然的,如果寶寶自己能走了,會自然的去走,不用大人刻意教的。其實過早學會走路反而對寶寶骨骼不好,順其自然吧。
2024-10-10 19: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這個不一定的,要看寶寶體質。大概在一歲到兩歲之間就會走路了
2024-10-10 19:3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正常情況下,6個月的孩子,可以自行翻身,自已能稍坐一會兒,大人扶著腋下有邁步的動作;到7個月時,小兒開始會爬行;8個月時小兒爬行已較靈活;9~10個月的小兒逐步會站立,扶著東西可蹣跚地走步;到1歲時可以獨立走步。有的小兒運動功能的發育可能比以上規律稍早些或稍晚些。為了嬰兒的健康成長,不要過早地學走路。嬰兒時期的生理特點,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容易變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如果過早地讓小兒學走路,身體的重量必然會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負擔,時間長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形成駝背、“x型腿”和“0”型腿,影響了體形的健美,還容易形成扁平足。父母一定要根據嬰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和發育情況,適當掌握嬰兒的走路時間,切不要操之過急。
2024-10-10 23:59
-